扇面趣谈·黄宾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扇面趣谈·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 ),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朴岑、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艺术教育家。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后居上海30年,前期主要在报社、书局从事新闻和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他的技法得力于李流芳、程邃、残、弘仁等,也兼法宋、元各家。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 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严谨处有纵横奇峭之趣。70岁后的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画面繁密深厚,山林气势磅礴。“黑、密、厚、重”,正是他的画风的显著特色。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等,与邓实合辑《美术丛书》,并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黄宾虹像

为张大千作书画合璧扇

1928年,黄宾虹特为画友张大千作“书画合璧扇”,画面为张大千故乡四川三峡的瞿塘峡最险处的虎沤滩。

黄宾虹长张大千30余岁,两人订交于上海李梅庵书斋。黄宾虹虽长于张,却小于李,常往请益。一日,黄宾虹见梅庵桌上有石涛画一幅,询李花多少钱,李答500元。黄曰: “贵了一点……”接着,他从画的纸质到落款、钤印细细地鉴赏了一遍,才肯定地说: “确是苦瓜真迹,还是值得的。”翌日,黄游城隍庙古玩铺,亦购得一幅。同是石涛所作,且胜于梅庵斋中所见。尤使其惬意的是只花了100元。他兴冲冲地重至梅斋,告以此行所获,并将百元的猎物摊开供梅庵鉴别。这时,大千亦在案侧。梅庵笑而不语,大千忍俊不禁——实则为其仿作。大千忙掏出百元钱,向宾虹致歉,并收回赝品。宾虹返杭后,录方地山句,书一联相赠。此为二人交往的一段趣闻。

黄宾虹为张大千所作“书画合璧扇”,后为台湾收藏家、善哉扇斋主人黄天才所藏。在北京诚轩2005年11月首次举办的艺术品秋拍上,“善哉扇斋——黄天才藏扇”专场大获成功,其中黄宾虹为张大千所作“书画合璧扇”估价10万至12万元,成交价则高达34.1万元。

《山水》成扇 黄宾虹

与乾坤齐其寿

黄宾虹的绘画艺术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堪称一代大师。他的一系列山水扇面画,真实地记录了他在山水画艺术上的探索过程。

黄宾虹认为“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因此他不但认真学习古代山水画的优良传统,更着重于自己对真山真水的实地观察、写生,而且在祖国大好河山面前,总是以赤子之心去体验和感受。旧时交通不便,有“老不入川”之语,他却在69岁时登峨眉、青城;俗传“南方多瘴”,他又以72岁高龄,漫游于桂林、阳朔之间,并顺道香港,观海九龙; 他先后九登黄山,四登泰岱,西过荆楚、巫峡,东极天台、雁荡。大江上下,黄河南北,无不留下他的足迹。因此他的山水扇面画,个性鲜明,风格独具,在继承前人山水扇面画艺术的基础上有重大的发展。有评论家认为:“他的晚年山水,与乾坤齐其寿,又与日月齐其明。”

黄宾虹从10岁学画到91岁逝世,80多年如一日,不断地学习、实践、求变,不懈地追求艺术真谛,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晚年,他叙述了自己从艺的艰苦历程: “必须如蚕之为蛹,三眠三起,吐丝成茧,束缚其身,最后必须钻穿脱去,栩栩而飞。”他生命不止,自强不息。在91岁时,还兴致勃勃地对上海美协来访的客人说: “俗语以六十转甲子,我九十多岁,也可说只有三十多岁,正可努力。我要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甚至在他病危时,在半睡半醒中,还用手指在被子上点点画画,有勾有勒,自谓在画山水、梅花,并在最后的呻吟中,继续念出: “呸! 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呸!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人们阅读他的扇面画,在欣赏其郁勃澹宕的意境的同时,还会油然产生一种对这位辛勤耕耘一生的艺术家的敬仰之情。

《山水》成扇 黄宾虹

《山水》扇面 黄宾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