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趣谈·弘历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楹联趣谈·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代乾隆皇帝,满族。清世宗胤禎第四子,1735年至1796年在位。有政绩,然亦好大喜功。能诗,现存43000多首,近人编有《乾隆诗选》。善书,亦喜联语。落款常署 “乾隆”。在历代皇帝中,撰写和传世联语最多。常题名胜古迹,亦喜与臣工属对。今故宫等宫室园林中存有墨迹不少。虽多道统之言,自居身份,但亦不乏性情之作。《日下旧闻考》 收入其所撰联语最多。

锥、锥、锥,锥出穷鬼去

拉、拉、拉,拉进财神来

有一次乾隆下江南,驻跸苏州。这天正好赶上是腊月三十,乾隆换上读书人的便装,不带一个随从,独自信步苏州街头。走到一修鞋摊子门前,只见鞋匠袖着双手低头坐在矮脚竹凳上。天气虽然温和,他却浑身瑟瑟发抖。乾隆见他可怜,走上前向他询问情况。原来临到过年了,没人来修鞋,鞋匠家里上有双亲,下有妻儿。为了赚口粥喝,明知无顾客,也不得不在这里等候,希望能碰上一个贵人。乾隆见鞋匠老实可怜,决定周济他,于是脱下一只靴子让他修。鞋匠接过靴子翻来覆去一看,忙对他说: “先生,你老人家的靴子,好好的,没有要修的地方! ”乾隆说:“不,你仔细看看,有的地方该修了。”鞋匠又细心看了一番,说: “我明白了,你老人家是存心要周济我,有道是 ‘恭敬不如从命。’”于是拿起锥子,在那容易脱线的地方用心锥了几针。乾隆想,这鞋匠的确是个实心眼的人,我更要多给他几个钱! 穿上靴子,用手向怀中一摸,坏了! 刚才换装易服,匆匆出门,身上分文未带。于是便给那鞋匠写了副春联,作为报偿。联曰: “锥、锥、锥,锥出穷鬼去! 拉、拉、拉,拉进财神来! ”横批: “天赐鸿恩。”鞋匠向乾隆深深地作了一个揖。后来,鞋匠知道了这是当今皇上的赐联,于是就借钱在这条街上开了一家鞋靴店,字号为“天赐鞋庄”。由于有皇帝的亲笔赐联,生意红火,不到两年就还清了钱,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觉岸正光明如水如月

法流大自在非色非空

这是乾隆皇帝为天津海光寺大殿写的对联。海光寺在天津旧城南门外,这里原是一片沼泽地,明永乐初年,驻扎在天津卫的军队,就在这一带屯兵种田。明代“天津八景” 有 “定南禾风”,“定南” 是天津城南门上的题额。“禾风”是形容风吹禾苗的景象。明正德年间身居朝廷阁臣的一代名流李东阳,曾以“万里黄云吹不断,一天翠浪卷还空”的诗句,对这一带的景色作了形象的描述。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皇帝南巡,驻跸天津,工于诗画的寺僧成衡迎于西淀。康熙兴会所至,不但赐写了“海光寺”的匾额,而且赐给该寺两副对联: 一副是“香塔鱼山下,禅堂雁水滨”,另一副是“水月应从空法相,天花散落映星龛”。高宗弘历亦步其祖父后尘,屡屡南巡。乾隆元年(1736年)时路过天津,为海光寺御书“瀛堧慈荫”匾额。此后又陆续为该寺写下了大殿额“普门慧镜”,寺内除那幅大殿联外,还写有御书楼联:“春物薰馨含慧业,名禽宛转人闻思”; 大士楼联: “不生波处心恒定,大寂光天相总融”; 后楼额“镜澜普照”,后楼联“欢喜白毫光妙明合印,庄严香水海安隐同参”。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他曾在海光寺前阅兵,作 《题海光寺》 及 《阅武》 诗。转年作 《海光寺》 诗。乾隆五十三年 (1788年)拈香海光寺,又写下 《海光寺》诗。这几首诗当年均勒石于海光寺中。

谁知到了1858年,就是在乾隆题联的这座海光寺内,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同治间以寺外隙地为机器分局”,“光绪庚子兵燹,地当其冲,庙寺尽毁”,乾隆皇帝那充满禅意的楹联也早已不知去向。

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孙曾予一人

这是乾隆皇帝的自寿联,写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其时正好是他70岁生日。历代帝王年臻70以上者,汉有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享寿71岁; 梁有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享寿86岁; 唐有唐高祖李渊,在位9年,享寿71岁;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享寿80岁; 清则有圣祖康熙玄烨,在位61年,享寿70岁; 连同乾隆,恰共“六帝”。至若五世同堂,除乾隆外,则是旷古所未有。乾隆之世,正是承平盛世,而他不写自己的文治武攻,却专以“七旬天子”自夸,以“五代孙曾”为豪,真乃别出心裁。然而,数千年来亦确实只有乾隆一人才能当此!

静看入画真丰韵

饶有出尘别体裁 弘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