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谈·张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翰墨趣谈·张融

《张融》:张融,生卒年不详,南朝齐书法家。字思光,吴郡吴县(今苏州市)人。善书法,工草书,常自夸其能。后迁司徒左长史。其草书浑朴古雅,类汉代张芝的草法。唐张怀瓘《书断》云: “融书兼众体,于草尤工,如风凫春林,甚有媚好,齐梁之世,殆无以过。” 唐窦臮《述书赋》云: “思光逸才,挥翰无滞。超宝光之力,从僧虔之制。越恒规而涉往,出众格而靡继。如塞路蓬转,摩霄鹤唳。”

我有我法

张融是南朝齐较为著名的书法家,他擅长草书,其草书取法于汉代“草圣”张芝,又结合自身的个性及理解,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骨,受到时人推重。张融的草书在气质上极类张芝,被时人视为珍宝,很多时候还被误认为是张芝的遗迹。

张融之所以能在书法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他“学古能化,我有我法”的书法理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张融学习书法,能在借鉴前人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从“有法”求“无法”,从而形成自己的书法个性。因此,他的书法和别人的很不一样,而是“我有我法”,独具一格。相传有一次,齐高帝萧道成对张融说:“你的书法,极有骨力,只可惜没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笔法。”张融却答:“我并不可惜我没有二王的笔法,倒可惜二王没有我的笔法。”张融的话使高帝一惊。高帝转念一想,觉得很有道理,就点头称是,从此愈发喜爱张融那极富个性的书法,并称赞说: “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从张融的“我有我法”,我们可以悟出:书法作为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载体,是靠文字书写的个性来实现的。它既讲继承,又讲创新; 既注重时代特征,又注重个性特点。千篇一律地机械模仿,只能使人看后生厌。自古没有不变的法,只有明白“自无法生,以有法长。自有法入,得无法出。有法之法小,无法之法大”,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成为真正的书法家。因此,张融的“注重我法”、“二王无我法”的个性精神,在当代,更是值得称赞和提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