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谈·萧何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翰墨趣谈·萧何

《萧何》:萧何(?—公元前193),汉初书法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曾经做过沛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在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拜丞相,封酂侯。萧何善书法,工篆书,喜用秃笔,当时称之为 “萧籀”。刘宋羊欣《笔阵图》云: “(何)为前殿,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水。”宋僧适之《金壶记》云: “(何)用退笔书裳尤工。”马宗霍《书林纪事》载: “(萧)何善笔理,尝与张子房、陈隐等论用笔之道。”

萧何题阙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丞相,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卓有声名的贤相。他荐贤举能,发掘了很多有用之才,并着力提拔任用,对汉王朝的建立和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老幼妇孺口耳相传,更成为文学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萧何的贤名虽知之者众,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汉初一位享有盛名的书法家。

萧何写字有个习惯,喜欢把新毛笔用剪刀剪秃了来写,这样写出的篆书笔画圆匀、古朴浑厚而有韵味。有时萧何还喜欢在衣服上写字,给别人写也给自己写,这当中自然又别有一番玩乐之趣。当时萧何的篆书很有名,流传很广,争相模拟者不在少数,出于对他书法的尊重和喜爱,人们都把他写的独具一格的篆书称为“萧籀”。汉高祖刘邦对他的书名自然也是多有耳闻。

由于萧何德高望重,书法又很有名,所以汉初大多数宫殿上的匾额都是他亲笔书写的,这既是对他的尊崇,也是对他才华的肯定。汉初未央宫修成之后,汉高祖刘邦让萧何给苍龙、白虎二阙题字。萧何受命以后,并没有立即动手去写,而是凝神静思、反复揣摩了3个月。等到思考成熟、胸有成竹之后,才准备动笔。萧何为二阙题写名字的那天,消息传出,人们奔走相告,整个京城都震动了,很多人都想一睹声名卓著的萧丞相亲笔题字的风采。当时观看他题字的人像潮水一样挤得水泄不通。萧何运笔时,人们都被他的书法技艺惊呆了,等他最后一挥而就时,大家齐声喝彩,掌声雷动。要知这一挥而就里面包含了多么久的思索和多么艰辛的练习啊!

萧何像

为什么萧何写几个字竟要思考3个月呢?这里面有个道理,即是“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作为在书法上卓有成就而且有自己独特思考和理解的大家,萧何认为作书好比作战,不能轻易动笔。每当要写字的时候,就像打仗前要安营扎寨一样,需要稳思细审,把各个环节,尤其是转捩处的细节都考虑周详之后,才可以下笔。也就是说,千万不要轻易下笔,而要在心里多琢磨一下: 用什么样的笔,写哪种体,以及笔法、结构、章法等,都要有所考虑。做到这些,然后再下笔,就会笔随心转,笔到意到,写出来的作品就能形神兼具,出神入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