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袁绍》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县)人。高祖父袁安和祖父袁汤,均为东汉司徒,势倾天下。父袁逢,为司空;后过房于伯父袁成(官至五官中郎将,早死)。绍初为郎,继为濮阳长。

绍有姿貌威容,不妄通宾客。少与曹操相友好。爱士,倾心交结;士无贵贱,均以礼相待。加之出身世族豪强,故宾客争至,门前常车水马龙。但为宦官所恨,中常侍赵忠曰:“不知此儿终欲何作。”太傅袁隗(绍叔)呼绍,告以赵忠之言,而绍终不改。之后,相继为大将军何进掾、侍御史、虎贲中郎将。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八月,灵帝置西园八校尉,为中军校尉。

次年四月,灵帝死,天下大乱。绍劝何进征调并州牧董卓等四方猛将、豪杰入京,以胁太后诛宦官。事泄,进被宦官所杀。绍与进部将吴匡等,勒兵捕诸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凡二千余人;或有因无须而被误杀者。迁司隶校尉。

及董卓至,骑都尉鲍信说绍曰:“董卓拥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绍畏卓,不敢发。既而卓议废立,绍曰:“今上(刘辩)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公欲废嫡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卓按剑叱之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唯董公!”即引佩刀,大步而出。卓以己新至,又绍为世族大家,故不敢加害。绍即奔冀州(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卓怒,悬赏捕绍。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二人皆名士,为卓所信任,但心向绍),说卓曰:“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他志。今急购之,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卓以为然,遂拜绍为勃海太守,封乡侯。

董卓性残忍,纵放士兵,突入庐舍,抢夺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人情崩恐,朝不保夕。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关东豪杰多起兵讨卓,推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由是,豪杰多归心于绍,独济北相鲍信谓曹操曰:“能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毙。”

卓闻绍起兵,乃诛袁隗,又尽灭绍宗族在京师者,凡五十余人。诸豪杰见绍家遭如此惨祸,人思为报,皆以袁氏之名起兵。冀州牧韩馥见人心归绍,恐为所杀,常遣人守绍门,不许发兵。及有人伪造三公书,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期望义兵,以解国难。馥无奈,乃听绍举兵;但仍深疑于绍,故每克扣军粮,欲使其部众离散。

二年(公元191年)七月,馥部将曲义叛,绍遂与义相结以反馥。绍宾客逢纪谓绍曰:“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给,不据一州,无以自全。”绍问计,纪曰:“韩馥庸才,可密要公孙瓒(奋武将军)使取冀州,馥必骇惧,因遣辨士为陈祸福,馥迫于仓卒,必肯逊让。”绍从之。及瓒引兵至,馥战不利。绍使外甥高干及馥亲信辛评、荀谌等说馥曰:“公孙瓒将燕、代之卒,乘胜来南,而诸郡应之,其锋不可当。”“当今之计,若举冀州以让袁氏,彼必厚德将军,瓒亦不能与之争矣。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馥素胆小,遂从其计。其长史耿武等谏曰:“冀州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柰何欲以州与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忧)焉?”遂遣子送印绶以让位于绍。绍即领冀州牧,引沮授为别驾,曰:“今欲与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将何以匡济之乎?”授曰:“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迎大驾(皇帝)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诛讨未服,以此争锋,谁能御之!”绍喜曰:“此吾心也。”继而绍引用不得志于韩馥之审配、田丰,甚见信用。馥疑惧,乃辞绍而去,往依陈留太守张邈。后绍遣使至邈处,二人耳语,馥益疑惧,乃至厕,以书刀自杀。

时南阳太守袁术(绍之弟,与术同父异母,绍非嫡母所生)与绍不和,各立党羽以相图谋。术结公孙瓒,绍连荆州牧刘表,而豪杰多附于绍。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又致书瓒,曰:“绍非袁氏子。”绍闻之大怒。三年(公元192年)正月,绍拒瓒于界桥(在今河北威县北)南二十里。瓒兵三万,其锋甚锐。绍令曲义领精兵八百先登。瓒轻其兵少,纵骑冲之。义沉着应战,待瓒兵距十数步,一声令下,强弩同发,欢呼动地,瓒军大败。绍闻瓒败,不为设备,帐下仅有百人。瓒散兵二千余骑突至,围绍四重,箭如雨下。田丰扶绍入空垣,绍曰:“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反逃垣墙间邪?”急令诸弩竞发,多伤敌骑。敌不知是绍,稍却。及曲义引兵至,敌骑乃退。十二月,瓒复遣兵击绍,绍又破之。

次年正月,绍部与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已连战两年,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夺百姓,野无青草。献帝遣太仆赵岐来和解,瓒乃与绍和亲,各引兵去。

三月,魏郡兵与黑山起义者数万人攻占邺城(冀州治所,故城在今临漳县西),杀太守。绍部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至有啼泣者,而绍神色自若,不改常态。六月,绍率部屡破之,起义军死伤虽多,然绍军亦疲,遂各自引退。在此次作战中,曲义自恃有功,骄纵不法,绍杀之。

绍无政治远见,又不听意见,致屡失良机。时献帝被董卓部将劫持,沮授请绍迎至邺,曰:“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不朝者),谁能御之!”“今迎朝廷,于义为得,于时为宜,若不早定,必有先之者矣。”绍不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曹操迎献帝至许(在今河南许昌市东)。从此,曹操占据有利之政治地位,收河南,关中皆附。绍悔不听沮授之言。

十月,曹操借献帝之名责绍:“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申辨。操遂以绍为太尉,封邺侯。绍耻在曹操之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挟天子以令我乎!”辞而不受。操惧,请以大将军让绍。绍遂为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

绍以献帝为曹操所掌握,于己不利,乃遣使说曹操,以许地低湿、洛阳残破,请迁都鄄城(属今山东省,鄄城靠近邺都)。远见卓识之曹操断然予以拒绝。田丰说绍曰:“徙都之计,既不克从,宜早图许,奉迎天子,动托诏书,号令海内,此算之上者。不尔,终为人所擒,虽悔无益也。”当时以袁绍之力量,攻下许昌是完全可能的,但绍仍不从,又失良机。

三年(公元198年),绍攻公孙瓒,连年不能克,以书谕之,欲释嫌连和;瓒不答,而加强守备。绍怒,全力攻瓒。瓒求救于黑山诸帅。黑山帅张燕和瓒子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道救之。

先是,瓒密书告续,使引铁骑五千至城北,举火为号,瓒自内出战。绍劫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兵至,遂出战。绍伏兵击之,瓒大败,复还自守。绍继为地道,穿其楼下,以木柱顶之;然后烧之,地陷楼倒,绍乘机攻入。瓒自知必亡,引火自焚。

公孙瓒既灭,绍心益骄,欲攻许昌。沮授谏曰:“近讨公孙瓒,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宜务农息民”,“然后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修器械,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如此,可坐定也。”此实为高明之策,但遭到绍之亲信郭图反对,图曰:“以明公之神武,引河朔(朔意为北,河朔即黄河以北)之强众,以伐曹操,易如覆手。”绍纳图言,于是一场大战在官渡(在今中牟东北)展开。事实再一次说明绍乃一庸才,如采纳沮授意见,则曹操前途堪忧,三国之历史将改写。

许之诸将闻绍将来攻,皆惧。曹操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忌人之能,而欲居人之上)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五年(公元200年)正月,绍以精兵十万,自邺都南下。时曹操正欲自讨刘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司空军祭酒郭嘉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操遂东击备。田丰见操东出,即说绍曰:“与公争天下者,曹操也。操今东击刘备,兵连未可卒解。今举军而袭其后,可一往而定。”绍以子病拒之。丰举杖击地曰:“事去矣!”“以婴儿病失其会,惜哉!”绍闻而大怒,缚之下狱。

曹操击刘备,破之,擒关羽,备投奔绍。至是,绍又欲攻许,田丰以情况已发生变化,表示反对,曰:“曹操既破刘备,则许下非复空虚。且操善用兵,变化无方。”“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克也。”绍又不从,并即进军黎阳。沮授深知此行必败,乃会其宗族,散其家财,神情沮丧,曰:“主骄将(奢侈),军之破败,在此举矣。”

绍至黎阳,即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在今滑县东)。沮授谏曰:“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曹操使关羽击之。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绍军莫有能抵当者。继而操引兵循河而西。绍领军渡河追之。沮授又谏之:“今宜留屯延津(属今河南省),分兵官渡。”绍不从。授叹曰:“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请以病辞,绍不许,而心恨之。绍至延津南,曹操纵兵大破之,斩文丑。文丑与颜良皆绍名将,及被斩,绍军夺气。操还军官渡,绍军阳武(在官渡北)。沮授说绍曰:“南幸于急战,北利在缓师。宜徐持久,旷以日月。”绍又不听。

八月,绍营稍向前推进,依沙丘而屯,为高橹(无盖顶之望楼),筑土山,射操营中,营中皆蒙盾而行。而操则为霹雳车(以机发石之战车),发石以击绍楼,皆破。绍复为地道攻之。时操兵少而粮又将尽,士卒疲乏;百姓困于征赋,多叛归绍。操忧之,欲还许。荀彧曰:“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从之,坚壁以守。及绍运粮数千车至官渡。操谋士荀攸曰:“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猛锐而轻敌,击,可破也。”操遂遣偏将军徐晃击之,尽烧其辎重。

十月,绍复遣车运粮,并令其将淳于琼率兵万人送之。沮授为保万全,请遣军援之,以绝操之抄,绍不从。谋士许攸又献计曰:“曹操兵少而悉师拒我,许下余守,势必空弱。若分遣轻军,星夜掩袭,许可拔也。许拔,则奉迎天子以讨操,操成擒矣。”绍曰:“吾要当先取操。”不久许攸家人犯法,收系之。攸怒,投奔曹操。操由是得知绍之辎重尽在故市、乌巢(均在今延津县),且无严备,乃自率步骑五千,伪装成绍军,人各抱薪衔枚,马缚口,夜出小道;及至,围屯,放火,营中惊乱。绍曰:“操破琼,吾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中郎将张请先救琼:曰“操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而郭图则固请攻操营。绍仅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操营,不能下。

操在乌巢,士卒皆殊死战,大破之,斩琼,尽焚其粮谷。所俘士卒千余人,皆割鼻;所获牛马,皆割唇舌,以示绍军。郭图惭其计之失,毁郃于绍。郃闻之大惧,乃至操营降,拜偏将军。及绍军得知乌巢军粮尽为曹操烧毁,琼等皆死,而张等又降,皆震惊失色,奔走相告,士气尽夺。旋见被割鼻之士兵和被割唇舌之牛马,益为惶恐。操乘机攻之,绍军未战而先乱。绍率长子袁谭等八百骑弃军北走。绍军无主,顿时大溃。操军奋力追杀,至延津,尽俘绍军,凡十余万,珍宝财物、图书、辎重,皆为曹操所获。曹操声望大振,冀州各郡县多举城降。官渡之战以袁绍之彻底失败而告终。

绍军惨败,消息传至邺城,狱吏向田丰贺曰:“今主公败归,别驾必为见重。”丰曰:“公貌宽而内忌,不谅吾忠。”“若胜而喜,必能赦我;战败而怨,内忌将发。”“今既败矣,吾不望生!”绍果杀丰。

袁绍自军败,羞愧、愁愤,发病,吐血。七年(公元202年)五月,死。绍为政宽和,百姓德之。及闻其死,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丧其亲。

然综观绍之一生,其失败自在情理之中。绍初以豪侠得众,遂怀雄霸之图,威名天下,天下胜兵举旗者,莫不借其名。然绍性矜愎自高,短于从善,故至于败。从官渡之战看,袁绍才智与曹操相去甚远。曹操知人善任,对下属意见择善而从。而绍一再不听有益之言,致屡失良机。战略战术,操也高绍一筹。战争初,操声东击西,杀颜良,斩文丑,大挫袁军士气。继而诱敌深入,将袁军引至官渡,抓住时机,偷袭乌巢,烧其粮草。由是袁军未战而先乱。此所以曹操能以四万之兵胜袁绍十万之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