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知》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王远知》人物故事小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王远知》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王远知》人物故事小传

王远知,初唐著名道士。少年时期师从名道陶弘景,得其道术,并曾跟随臧兢游历。陈后主、隋炀帝闻其道名,都曾召见过。李世民即位以前跟王远知有过交往,王远知预言他将来必登帝位。李世民即位后对王远知十分敬重,赏赐甚丰。武则天在位时,他又受到武则天的礼遇。

〔正 史〕

王远知,本系琅玡,后为扬州人。父昙选,为陈扬州刺史。母昼寝,梦凤集其身,因有娠。浮屠宝志谓昙选曰:“生子当为方士。”

远知少警敏,多通书传,事陶弘景,传其术,为道士。又从臧兢游。陈后主闻其名,召入重阳殿,辩论超旨,甚见咨挹。隋炀帝为晋王,镇扬州,使人介以邀见,少选发白,俄复黰,帝惧,遣之。后幸涿郡,诏远知见临朔宫,帝执弟子礼,咨质仙事,诏京师作玉清玄坛以处之。及幸扬州,远知谓帝不宜远京国,不省。

高祖尚微,远知密语天命。武德中,平王世充,秦王与房玄龄微服过之,远知未识,迎语曰:“中有圣人,非王乎?”乃谂以实。远知曰:“方为太平天子,愿自爱。”太宗立,欲官之,若辞。贞观九年(11),诏润州(12)茆山为观,俾居之。玺诏(13)曰:“省所奏、愿还旧山,已别诏不违雅素,并敕立祠观,以伸曩(14)怀。未知先生早晚至江外,祠舍何当就功?令太史令(15)薛颐等往宣朕意。”

远知多怪言,诧其弟子潘师正(16)曰:“吾少也有累,不得上天,今署(17)少室伯,吾将行。”即沐浴,加冠衣,若寝者,遂卒。或言寿盖百二十六岁云。遗命子绍业曰:“尔年六十五见天子,七十见女君。”凋露(18)中,绍业表其言,高宗召见,嗟赏,追赠远知太中大夫,谥(19)升真先生。武后时复召见,皆如其年。又赠金紫光禄大夫。天授中改谥升玄。

《新唐书》卷二○四

〔注 释〕

①琅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晋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丰泉县于此,大业初又改琅玡。唐武德初废。秦为琅玡治所。②扬州: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治所在江都(今扬州市)。唐辖境相当今江苏扬州、泰州、江都、高邮、兴化、六合、泰兴、海安、如皋、泰县和安徽天水等市、县地。③浮屠:佛教名词。梵文Buddha的音译,一译“浮图”。同“佛佗”,即僧人的意思。④方士:我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的人。起源于战国燕齐一带近海地区。以修炼成仙和不死之药等方术来博得统治者的信任。⑤陶弘景: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⑥黰:头发稠而黑。⑦涿郡:隋大业初改幽州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及河北霸县和天津市海河以北,蓟运河以西,赤城、涿鹿以东地区。⑧武德:唐高祖李渊的年号,公元618—627年。⑨过:拜访。⑩谂:规谏。(11)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12)润州: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置,以州东有润浦而名。治所在延陵(今镇江市)。唐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镇江、丹阳、句容、金坛、江宁等市、县地。(13)玺诏:玺,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的印。玺诏指盖有皇印的诏书。(14)曩(nang):以往、过去的意思。(15)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等事务的官员。(16)潘师正:初唐著名道士,茅山第11代宗师。(17)署:代理、暂任。(18)凋露:唐高宗李治年号,公元679—680年。(19)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相关史料]

道士王远知,本瑯玡人也。父昙选,除扬州刺史。远知母,驾部郎中丁超女也。常梦彩云灵凤集其身上,因而有娠。又闻腹中声。沙门宝诰谓昙选曰:“生子当为神仙宗伯。”远知少聪敏,博综群书。初入茅山,师事陶弘景,传其道法。及隋炀帝为晋王,镇扬州,起玉清玄坛,邀远知主之。使王子相、柳顾言相次召之,远知遂来谒见。斯须而须发变白,晋王惧而遣之。少选又复其旧。唐高祖之龙潜,远知尝密陈符命。武德中,秦王李世民与幕属房玄龄微服以谒远知,远知迎谓曰:“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太宗因以实告。远知曰:“方作太平天子,愿自爱也。”太宗登极,将加重位,固请还山。贞观九年,润州茅山置太平观,并度二七人,降玺书慰勉之。后谓弟子潘师正曰:“见仙格,以吾小时误损一童子吻,不得白日升天。今见召为少室山伯,将行在即。”翌日,沐浴加冠衣,焚香而卒,年一百二十六岁。谥曰升玄先生云。

《太平广记》·卷二三

[注 释]

①宗伯:官名,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②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与金坛两县之间。原称地肺山,又名句容山,为我国道教名山之一。③陶弘景: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④符命:古人认为,国家统治者受命于天,天往往赐下祥瑞,以为凭证。这种天赐祥瑞叫做“符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