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常遇春》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常遇春,字伯仁,安丰路怀远(今安徽怀远)人,生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卒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与徐达同时期辅佐朱元璋平定东南,征灭元朝的著名将领。他身体魁伟,喜武,善于骑射,臂力绝人,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但由于元朝末年政治腐败,他无用武之地。二十三岁那年,常遇春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来,朱元璋渡江南下,他投身朱元璋麾下。在拔取采石(今安徽当涂县西北)、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等战中,他冲锋陷阵,勇敢先登,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气概。朱元璋平定东南,北上灭元,出师秦晋,一直任用他作统兵副将军。

常遇春的军事活动与前文介绍的徐达,大致相同。明初大战,有徐达必有遇春。他俩一为主将,一为副将,同称才勇,是朱元璋军事上的左右臂。在跟随朱元璋南北转战中,常遇春尤其以勇敢著称于世。他常以“将十万众,横行天下”自诩,所以,军中又称他为 “常十万” 。

奋 勇 陷 阵



常遇春最初投奔朱元璋麾下,就是因为他在作战中勇冠三军,被朱元璋看中的。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朱元璋进军至和州(今安徽和县)。这时,常遇春参与当地的刘聚起兵。他见刘聚昏庸无远图,觉得不能长久追随于他。这天,常遇春困卧田间,正值朱元璋率兵从田间经过。于是,他赶忙上前拜迎,请求朱元璋收纳。为了表示诚意,他愿入伍后作全军先锋。朱元璋见常遇春相貌非凡,但是又不知他的底细,于是给了常遇春一个婉转的答复。朱元璋答应常遇春随军渡江,等攻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后再作考虑。

六月初,朱元璋率诸将横渡长江向太平进发。常遇春随军同往。军至牛渚矶(今当涂西北),遇敌受阻。该地突出江中,背山面水,是渡江南进的江口要地。元兵屯矶上,列阵把守。朱军船只距其三丈余,即搁浅不能行。长此下去,不仅船队漂浮水上,士气受挫,而且会招至矶后采石方面元军的增援,给整个渡江战役带来困难。常遇春见此情景,毫不犹豫,挺身而前。他执长戈,操轻舟,急驶矶下,然后挥戈杀向元兵。矶上元兵见常遇春单枪闯阵,故手抓其戈,企图搏斗。常遇春却趁元兵接戈一瞬间,顺势跃上石矶,大呼拼搏。朱元璋督军乘机掩杀,一举破除元军阵地。随后,拔除牛渚矶背后的采石关,夺占太平。常遇春奋勇闯阵对渡江成败起了重要作用,博得了朱元璋的欢喜和诸将称赞。战后,朱元璋授常遇春为总管府先锋,又封为总管都督。

朱元璋虽然兵拔太平,但四面皆临元兵。元军的江防大将海牙、阿鲁灰等又乘大船回袭采石,封闭了江口。当时,朱军的辎重以及将士的妻子、随从还全部留在江北和州。朱元璋要在江南立足,从战略上须与和州后方沟通联系,确保物资供应。所以,他们闻听后路断绝,急忙折师回救,与敌展开了以争夺江口为目的的水上激战。起初,常遇春担负张设疑兵的牵制任务。他见主攻部队激战不下,便在完成牵制的同时,操轻舟冒死冲向敌阵,先将江中元军水师拦腰冲为两段,然后左右纵击。元军大船遭此冲击,队形大乱,船上将士争相浮水逃命。常遇春的这一行动,不仅为朱元璋打开了江岸通路,而且尽收元军战船。战后,常遇春率队守溧阳(即和州)、攻集庆,功盖诸将。朱元璋越来越喜爱这位虎虎有生气的青年指挥官。

至正十六年(1356年),常遇春随元帅徐达攻取镇江(今江苏镇江),继拔常州(今江苏常州),期间杀敌擒将,表现得更为突出。于是,朱元璋以军功封其为统军大元帅,又迁中翼大元帅。

常遇春升为将帅后,奋勇陷阵的精神丝毫不减当年,挡敌锋、破坚城,常常身于将士之先。他数次裹创拼搏,在极度艰险的形势下勇敢不怯,表现出非凡的毅力和刚强的性格。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常遇春随徐达率军平汉,与汉王陈友谅在鄱阳湖中的康郎山遭遇。当时,陈军舰船高大,且据上游,占有优势。两军狭路相逢,重要的是看将帅的胆略,勇则进、怯则乱。常遇春针对陈军舟大,行动不便的弱点,驾轻舟率先闯入敌阵。在他的带动下,诸将皆奋勇冲杀,无不以一当百。一时间,“呼声动天地,矢锋雨集,砲礮雷鍧,波涛起立,飞火照曜,百里之内,水色尽赤。”在飞火箭雨之中,常遇春命令所部,伸张两翼,夹击敌军,与水面敌军展开了殊死血战。湖中 “焚溺死者二三万人,流尸如蚁,弥望无际”。这样,相继转战三日,常遇春等军,纵火焚烧敌船,接连大败敌军。

可是,连日激战,已使双方精疲力乏,常遇春所部将士,业已濒临力竭不支的地步。在这种形势下,坚毅、忍耐、茹苦、奋力,对于夺取战斗的全胜,具有决定的意义。这天,战至湖口,诸将见陈军尚强,而自身十分疲劳,想放舟东下,纵敌离去。在这关系到能否全歼敌军的关键时刻,常遇春毅然挺身而起,毫不示弱。他遵照朱元璋的命令,溯江而上,切断了陈军的归路。诸将见到这种情景,十分感动。于是,随其急扼上游,协同奋击,拼死战斗。结果,终于获得了击毙陈友谅,俘敌五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凭借无畏的勇气,常遇春临大敌而不慌,沉着、冷静,细心寻觅破敌之机。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常遇春与徐达率兵平吴。他们采取先剪羽翼,后取根本的方略,首先兵围湖州城(今浙江吴兴)。可是,当徐、常二将刚刚打退湖州守军三路出击,进抵城下时,吴王张士诚派吕珍、朱暹、五太子带兵六万前来增援,屯兵东面的旧馆,正好师出常遇春围师之后。面对突然变化了的情况,常遇春冷静处置。他在协助徐达加紧围攻湖州的同时,亲率一支兵力急速南进,从东迁(旧馆东北)兜击援军之后的姑嫂桥(旧馆东南); 然后分兵破除旧馆东南的乌镇、皂林一带的援军,陷旧馆守敌于孤立之地。常遇春的这一行动,彻底扭转了湖州战局。旧馆、湖州两处守敌,很快举城投降。

还有一次,常遇春随徐达出师赣州(今江西赣州)。这天,他们兵至吉安城(今江西吉安市)下。当时守卫吉安城的汉将饶鼎臣,“剽悍有胆略”,“人呼为饶大胆”。但是,他苦于数次失败,畏惧常遇春的用兵,这时便缩在城内不敢出战。面对这种情况,常遇春以出人的镇定和勇气,派人直接告知饶鼎臣说: “吾今往取赣,可出城一言而去。”饶鼎臣不知常军虚实,仍不敢露面,只是派他的幼子出城拜见。饶鼎臣的儿子来到常遇春的营帐,常遇春正神态自若,谈笑风生地端坐畅饮。见他进来,便漫不经心地说: “归语尔父,可善自为计”。就是说,回去告诉你的父亲,看他想怎么办,尽快拿出主意来。被称为 “饶大胆”的饶鼎臣,从儿子的报告中知道常遇春已稳操胜券,惊恐万状。他自料不能与常遇春匹敌,连夜弃城逃走。这样,常遇春凭着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示敌于镇定,以威退敌,不战而入吉安城。

对于常遇春这种勇敢无畏精神,朱元璋是十分赞成的。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常遇春作为副将军随徐达北上灭元。临行前,朱元璋召集诸将,对每个人的长短之处一一作了评述。谈到常遇春时,他特别指出: “当百万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无如副将军遇春”,给了充分的肯定和称赞。

刚 强 不 拗



常遇春虽刚勇无畏,一身虎劲,但不固执己见,很注意接受批评。起初,他在作战中有三个明显的缺点: 一是好大意轻敌; 二是好与部下争执; 三是有一个虐杀俘虏的毛病。朱元璋为此曾当众对他进行了严励批评。他不计较、不固执,拜谢遵从,认真改正。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常遇春率兵进攻赣州时,朱元璋又特别告诫他: “当以保全生民为心”,“克城无(勿)多杀”。于是,他切记严格约束部队。面对守城汉将熊天瑞设防甚固,据城顽抗,常遇春浚壕立栅,顿兵城下六个月。每遇敌军出城来袭,常遇春总是击退即罢。这样,直到熊天瑞举城尽降,以致南安、雄州、韶州诸州皆下,常遇春一直严格按照朱元璋的告诫,没有滥杀。朱元璋听说常遇春不杀无辜,欣喜非常。他派人专程送去一封书信表示赞慰。书中说: “予闻仁者之师无敌,非仁者之将不能也。今将军破敌不杀,捷书至,予甚为将军喜,虽曹彬之下江南,何以加之(就是曹彬下江南也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在率军征战中,常遇春还十分注意顾全大局,遵从统一号令。在处理重大战略决策时,朱元璋曾两次断然否定常遇春的主张: 一次是在确定出战张士诚的方略时,常遇春主张采用 “逐枭覆巢”,“去鼠熏穴”,直捣平江的战略; 朱元璋则主张先剪羽翼,然后再捣敌巢。又一次是在确定北伐方略时,常遇春主张 “直捣元都”,“挺竿而胜”,然后乘胜平定各地; 朱元璋则主张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 旋师河南,断其羽翼; 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然后进兵元都”。在自己的主张被否定后,常遇春认真执行统一号令。两次大的征战,他都丢开了自己的主张,严格按照朱元璋规定的步骤,一一行动。另外,常遇春比徐达大两岁,然终生为副将,“数从征战,听约束惟谨”,攻守转调,悉听徐达节制。所以,当时人们一提名将的名字,常常把他们二人并称。徐、常二将的紧密合作是朱元璋平定天下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征战中,常遇春还特别注意克服自身好与人争执的弱点,注意学习手下将士的长处。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攻打湖州时,他的部将薛显用兵机动灵活,率舟师直前攻击,烧毁敌船数艘,迫使张士诚的亲信骁将五太子、朱暹、吕珍等弃阵投降。当时,常遇春本来是全军副将,又是这次阻击战的总指挥,但事后论功,他诚恳地对薛显说: “今日之战,皆将军之力,吾不如也”。常遇春这种谦恭精神,在将士中博得一片赞誉。

勇 而 有 谋



常遇春不仅以勇敢无畏受人称赞,其智谋策断也赫然出众的。《明史》记载说: 常遇春 “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即是说,他富有古代兵家韬略。在常遇春征战沙场的十几年中,有着许多伏击、奇袭等用兵巧妙的战例,显示了他精于判断、慎于筹划的指挥才能。

至正十九年(1859年)九月,常遇春率队进攻衢州(浙江衢县)。衢州守将宋伯颜不花一向以老谋深算,诡计多端闻名。所以,朱元璋劝告诸将 “同心协力,俟间取之”,不可疏忽大意。兵至城下,常遇春针对城防坚固、地势复杂的特点,“树栅围其六门,造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均为登城器械),拥至城下,高与城齐,欲阶以登城。又于大西门城下,穴地道攻之”,表现了他在用兵上想定审慎,布置周密,机动灵活。可是,狡猾的宋伯颜不花,不肯就缚。他指挥守城兵士 “以束苇灌油,烧吕公车,驾千斤秤钩懒龙爪,用长斧砍木梯,筑夹城防穴道”。双方一攻一防,变换战术,攻心斗智。后来,常遇春抓住守敌南门防守一时疏忽的隙端,一面督军正面攻击,吸引守敌主力; 一面出奇兵,出敌不意地突入南门瓮城,摧毁对攻城部队威胁最大的架炮。这样,常遇春的谋断终于高敌一筹,迫使宋伯颜不花计穷服输,举城投降。

第二年四月,常遇春随徐达西上平汉,拔除汉将赵普胜设在安庆(今安徽安庆)一带的水寨,进驻池州城(今安徽贵池)。汉王陈友谅听到这个消息,率兵来援,声言师出安庆,大举反攻。对于陈友谅的进兵企图,常遇春进行了认真分析。他断定,陈军出安庆必定东向进攻池州。于是,在池州城外巧妙地布置了一个歼敌阵式。他将精锐部队全部埋伏在池州东南面的九华山,整装以待,作好突击准备。而以瘦弱疲遢士卒守城迎敌。第二天,陈友谅果然率大队来攻,见守城部队兵力单弱,便气势汹汹地拥至城下。刹那间,城上守兵扬旗擂鼓; 金华山一带的伏兵突然跃起,缘山而出,循江而下,从侧后切断了陈军的后路。守城士兵也乘势杀出。陈友谅很快陷入腹背受击,进退不得的境地。由于常遇春判断正确,布署周密,战斗中各路大军协力同心,一举粉碎了陈友谅的进攻,斩敌万余级,生俘三千人。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常遇春和徐达率兵二十五万北伐中原,直入元大都(今北京)。而后,他们乘元朝太原守将王保保出雁门救援元都之机,挥师直捣太原(今山西太原)。当他们千里奔袭,兵抵太原附近时,王保保折师回救,两军不期而遇。王保保不敢蛮战,遂扎营太原城西。常遇春看出,自己的部队由于远道而来,“骑虽集,步卒未至,骤与战必多杀伤”,于是向徐达提出了一个乘夜劫营的破敌之策。徐达听后,连声叫妙。依常遇春之计,又有降将作内应,一举攻克太原,俘敌四万,获战马四万余匹。随后,常遇春与徐达出师关陇,消灭了陕西一带的张思道、李思齐两支元军残余。

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与李文忠奉命出塞,继续平息元朝残余。他们沿途连拔数城,一举攻克开平(今内蒙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可是,就在功成凯旋时,常遇春却因急病突发病逝于军中。朱元璋闻讯大恸,亲自为其祭奠发丧,并且封其为开平王,谥号 “忠武”。赐葬钟山(今南京东郊)。

注释

① 《明史·常遇春传》。① 《国初群雄事略》卷四,汉陈友谅。① 引文均见《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太祖平汉。① 《明史纪事本末》卷八,北伐中原。②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太祖平汉。③ 《明史·常遇春传》。①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太祖平汉。曹彬,宋初名将,真定灵寿(河北灵寿)人。开宝七年(974年)率军对南唐用兵,次年克金陵,南唐后主李煜降。以功受枢密使。②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太祖平吴。③ 《明史纪事本末》卷八,北伐中原。④ 《明史·常遇春传》。①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太祖平吴。② 《明史·常遇春传》。③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平定东南。④ 《明史纪事本未》卷二,平定东南。① 《明史·常遇春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