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兴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礼乐兴邦

中国历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西周时期的周公以道德为原则建立了礼乐制度,使其成为德治、仁政的重要途径。继周公之后,孔子又提出了“仁”的思想,儒家继承和发扬礼乐文化,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要求以仁义为贵,修善其身,明德与人,整齐仪容,乐天顺道。

《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序乾坤,乐和天地!所以,“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自然,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

西汉以后,《周礼》《礼记》等成为古人治国修身必读的经典,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乐和天地

谈到“乐”,一般人就会想到现代社会的流行歌曲、西方的摇滚乐、管弦乐等,多把乐曲作为消遣娱乐之用。但是中国古代的“乐”却起着善化百姓的教育功能。

古之圣贤非常注重音乐对人心的影响,以乐辅礼,宣扬仁德,教化民众。如黄帝之乐《咸池》,通乎神明之德;颛顼之乐《云门》,继承美德;尧之乐《大章》,广施德惠;舜之乐《韶》,将德行发扬光大。其节奏曲调平和而庄重,寓意深刻,导人向善。

君子聆听乐曲,可以说出其中的义理,以德敬天,思索修身、齐家报国。孔子向师襄子学琴,练习《文王操》一曲时,竟然感受到了曲调所蕴含的浩然正气以及作曲者所要表达的宽仁崇高的精神境界。

古乐《南风》以其平静祥和的曲调,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记述了舜帝推德怀远、忧国忧民的事迹。舜帝施善行、布仁德、爱民勤政、明哲贤能,集诸多美德于一身,大禹曾用武力征三苗,三苗虽然战败并不心服,不久又起兵反抗。于是,舜帝制止了大禹再次讨伐三苗的请求,而喻教行德三年,三苗欣然诚服,而且移风易俗。舜帝南巡南国,感谅南方赤日似火,酷暑易旱,百姓疾苦。而当南风乍起,熏风时雨,顿解万民之焦渴和燥热。舜帝看到南国民众在温暖和煦的南风中那样欢欣愉悦,感慨万千,手挥五弦琴,放声吟唱:“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他为自己的臣民祈祷上苍,切切思虑着拯救万民于水火,加强礼乐文化和神明祭祀活动,歌《南风》而天下大治。

学习礼乐之道可以使君子仁爱他人,使小人改恶从善,节制个人私欲,平易、正直、慈善、诚信油然而生,宁静而安定,安定而长久,长久就合于天道自然。因此,古人礼乐一刻不离自身,即所谓“士无故不撤琴瑟”。

古人认为,乐是用来调和人的情感的,礼仪是用来诱导人心的。政令是用来统一人的行为的,刑罚是用来防止邪恶行为的。礼仪、音乐、刑罚和政令,它们的最终目的相同,都是用来统一民心,实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礼体现于外表,而乐由内心产生,所以能够潜移默化。最好的乐必定平和自然,因而通达内心使民众没有怨恨,则暴民不起来作乱,诸侯都来归顺,而不必使用武力,不动用多种刑罚,百姓没有忧患,这就表明乐普遍实行了。再通过礼仪教化民众,从而达到礼乐通达,天下大治。

如果说礼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秩序。因为秩序,万物能显现出差别。中正无邪,是礼的本质;庄重恭顺,是礼的职能。礼用来规定人的高低贵贱的差别,使人们相互敬重。那么,乐所表现的就是天地间的和谐;和谐而不混乱,是乐内在的精神;因为和谐,万物能化育生长;让人欣喜欢爱,是乐有的功能。乐用不同形式来影响人心,使人们相互亲近。礼和乐的本质相同,因此历代的开明君王都以礼乐相沿袭。他们制礼作乐都依据时代的变化,为礼乐命名都要与建功立业相吻合。

礼乐片刻都不能离开身心。详细审视乐的作用以加强内心修养,那么平易、正直、慈爱、诚信之心就会油然而生。具有平易、正直、慈爱和诚信之心,就会感到快乐,快乐就会安宁,安宁就能持久,持久则能成自然,自然就可达到通达的境界。天虽然不言不语,却可使人相信。详细审视乐的作用是为了加强内心修养。详细审视礼的作用是为了端正仪表举止,使人庄重恭敬,庄重恭敬就会有威严。如果心中有片刻不平和与不快乐,那么卑鄙奸诈的念头就会进入;如果外表有片刻不庄重与不恭敬,那么轻佻怠慢的念头就会进入。

所以,乐是影响人的内心的,礼是端正人的外表的。乐使人极其平和,礼使人极其恭顺。内心平和而外表恭顺,那么人们看到这样的气色表情就不会同他争斗,看到这样的仪表举止就不会产生轻佻怠慢的念头。因此,德性的光辉萌动于内心,人们就不会不顺从;行为的准则表现在外,人们也不会不顺从。所以说,详审礼和乐的道理,再把它们付诸行动,天下就没有难事了。

传统礼乐涵养人的行为,使人内心受到道德光辉的感动,纯正的理性表现在外,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并关爱他人。其教化功能使民众明辨善恶,归于天理正道。礼乐文明体现出人们对天道真理的追求渴望和对道德正义的推崇。

礼序乾坤

中华民族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传统,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

中国的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礼仪在历史上被不断地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三部专门阐述礼的经典著作被先后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过去很多文化人家的厅堂里都挂着“诗礼传家”的匾额,注重“礼”的教育。《论语》上记载着孔子教子学礼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独自站在庭院中,他的孩子孔鲤迈着小步恭敬地走过,被孔子叫住,问孔鲤学习礼仪了没有,孔鲤回答还没有。孔子又教育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习礼是很难立身做人的。于是,孔鲤退回去,去学习礼仪。这一则故事,历来传为美谈,被称作“庭训”“诗礼垂训”等。

古人认为,“礼”是人人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既然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一个不学礼、不懂礼的人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呢?这就是“不学礼,无以立”的道理所在。

那么,什么是礼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是天地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所谓“礼以顺天,天之道也”等。礼还成为文明与野蛮的界标,古人以礼分夷夏(即野蛮与文明),而不以血族分内外。

礼是秩序,礼对社会秩序、上下尊卑关系有严格的规范。《左传·隐公十一年》中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父子相互亲睦,长幼之间次序明确,四海之内的人都相互尊敬,这就表明礼普遍实行了。礼深含人类对德行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

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其根据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制定的仪轨包罗万象。礼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以大类划分,它包括吉、凶、军、兵、嘉五礼;以小类划分,则有数十种,以至于《礼记·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

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有大量的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比如人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即使是吃饭,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称之为食礼。行为合于礼,是有修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

为何要学礼重礼呢?《礼记》中提到,上古时代人心纯朴,凡事没什么准则,只照着内心的诚意来行为;到了文明时代,就讲究施与受间的互相往来,受到别人的恩惠,也要回报别人的恩惠。如果受到恩惠却不报答,就不合乎礼;如果受人报答却没有给人恩惠,也于礼不合。人与人的关系,因为礼的作用而能保持和谐,如果没有礼,就会发生危机,所以礼是一定要学习的。“礼尚往来”比喻别人以礼相待,也要以礼回报。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一味要求恭敬,而不懂得以礼节制,就会劳倦;一味要求谨慎,而不懂得以礼节制,就会变成畏怯多惧;一味凭恃武勇,而不懂以礼节制,就会作乱闯祸;一味要求爽直待人,而不懂以礼节制,就会尖刻伤人。居上位的人,能够厚待亲长,百姓自然会兴起仁厚的风气。居上位的人,能够不遗忘、背弃故交旧友,百姓自然不至于冷漠待人。

子曰:“礼是什么呢?礼就是做事的方法。君子做事都要懂的方法。礼就是理,君子无理就不能行动。如果道德浅薄,礼就只剩下空洞的形式。一切制度都是礼所规定的。仪式的行为方式,也是礼所规定的。治理国家没有礼,就像盲人没有人引导,茫茫然不知走向何方。没有礼,连揖让都没有了规矩。这样一来,就不能领导民众协调一致的行动了。”

“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也。”孔子说:“其实,只要人与人之间诺言能够实现,就是礼;做事让人愉快,就是乐。君子努力做到这两项,又处于统治者的地位,天下也就太平了。礼乐兴起,天下大治;礼乐败坏,天下就会大乱。”

可见,古人对于“礼”的重视达到了关乎国家兴亡的高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社会人际关系的范畴。相比之下,现在的很多人忽视了对做人应懂得的基本礼仪规范的学习。人们把那些在礼仪上不拘小节的人,认为“潇洒”;把身穿奇装异服,口讲粗话的人,认为“有个性”。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吃没有吃相,穿着邋遢,见了尊长连个招呼都不打,麻烦了别人连句感谢话也不说,在公共场所目无他人、任意所为,这都是没有修养的表现。

其实,礼貌、仪表、风度是反映一个人文化素质和修养高低的重要方面。《礼记》中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不是语言的有无,而是礼,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作为中国的近邻,历史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熏陶下发展起来的,现在的韩国和日本也继承了些礼仪规范,人们还比较重视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语和举止。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耳濡目染,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习惯,思想观念深植于心,习惯成自然,最后自然就会体现在行为上。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

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梁国当时的太傅贾谊针对如何对太子进行道德礼仪的教育一事,曾经向汉文帝上疏,他在疏文中说:“古代英明的君主,在太子诞生时,就按照礼仪对待他,有关官员衣冠整齐庄重肃穆,到南郊举行礼仪,沿途经过宫门就下车,经过宗庙就恭敬地小步快走,所以,太子从婴儿时起,就已经接受了道德礼仪的教育。到太子儿童时期,略通人事,三公、三少等官员用孝、仁、礼、义去教育他,驱逐奸邪小人,不让太子见到罪恶的行为,这时,天子从天下臣民中审慎地选择为人正直、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博学多识而又通晓治国之术的人拱卫、辅佐太子,使他们与太子相处,一起活动。所以,太子从诞生之时开始,所见到的都是正事,所听到的都是正言,所实行的都是正道,前后左右都是正人。一直与正人相处,他的思想言行不可能不正,就好像生长在齐国的人不能不说齐国方言一样;经常与不正的人相处,就会变成不正的人,就像生长在楚地的人不能不说楚地方言一样。”

子曰:“从小养成就如同天性,习惯就如同自然。”学习礼仪与开发智力同步进行,一起增长,所以无论如何切磋都无愧于心;接受教化与思想见解一起形成,所以道德礼仪观念就如同天生本性一样。

夏、商、周三代所以能长期维持统治,其原因就在于有教育、辅佐太子的这套制度。到秦朝局面全变了,秦始皇派赵高做胡亥的老师,教他学习断案判刑,胡亥所学到的,不是斩首、割人鼻子,就是灭人家的三族。胡亥头天当了皇帝,第二天就用箭射人,把出于忠心进谏的人说成诽谤朝政,把为国家深谋远虑的人说成妖言惑众,把杀人看作割草一样随便。难道这仅仅是因为胡亥天性凶恶吗?是由于赵高的品学对胡亥的影响不符合正道。

可以说,环境的善恶对一个人道德礼仪的好坏影响很大,亲善则善,近恶则恶。如果我们接触的都是正人贤士,耳闻目睹的都是健康美好的影视作品、书籍音乐,自然会受到良好的熏陶,向美好的方面发展。如果接触的都是奸邪小人,灌输的都是色情暴力的东西,人的心性就会向这些方面发展,甚至走向自私、贪婪和残暴。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的道德礼仪修养非常高深,他的言行一样可以影响改变周围的环境。

北魏的时候有个长孙庆明,皇帝赐给他一个名字叫作俭。俭从小为人端正,有着高尚的操守,即使在自己家中,每天也都非常庄重,因此文帝非常敬重他。

当时,荆襄刚收服归降,文帝命长孙俭前去统领。长孙俭担任统领十二州的都督后,因为荆襄是当时的蛮荒地方,晚辈从不侍奉长辈,长孙俭觉得应改掉此陋习,于是教导他们孝悌的道理,使当地民风得以转为善良。

后来长孙俭当上尚书官。有一次,皇帝与大臣闲谈时,皇帝对大臣们说:“这位长孙尚书,为人端庄而肃穆,守礼庄重,各位贤卿应效仿他的品德,守礼才得以固民之本。”

这故事告诉我们守礼端重的人,对身边的人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当我们见到他必然会肃然起敬。所以我们想得到别人的敬重,首先要先端庄自己的行为,所谓自重而人重便是此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