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
明志、立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道德规范,是儒家提倡君子修身立德的必修内容。中国历代先贤无不立志高远以修身养德、报国安民。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只有志向远大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和自身的弱点,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古人常常登高望远,表明心志,“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胸怀大志,不计一时的得失成败,才能最终实现宏伟的志向。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许多俗语,用来激励人从小立志,如“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立志出乡关,削弱不成死不还”“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等。东汉名将马援“少有大志”,以“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自勉,为国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所以说,树立远大的志向对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但这种志向必须是符合道义的,否则,就不会有崇高的人格境界。
远大志向和宏愿反映的是很高的心性和境界,人各有志,言志、明志、立志可以明心,可以见性,更可以坚定自己的返本归真之路;也可以观其志,找到差距而有所促进,子路之志直率而豪迈,可以增进友谊、同甘共苦、去除自私自利;颜渊之志敦厚于德行,可以充实本性、修己利人、淡薄虚名;夫子之志心里装的可能是天下人,仁心仁术,无私无我,为着天下人在着想。
诸葛亮还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即不恬淡寡欲就不能确立远大的志向,不排除杂念就无法深谋远虑。这是诸葛亮对其子的谆谆教诲,也是他关于修身养德的至理名言。
一个人利欲熏心,就不能有远大的志向;心气浮躁,很难有真知灼见。只有淡泊名利才能立志恢弘,心态平和才能深思熟虑。崇高的理想必然要远离世俗的贪欲,透彻的思维也经常从宁静的心境中流出。崇高的人格,需要崇高的情志来支持,需要在淡泊和宁静中不断追求和升华。
古人讲:“有志者事竟成。”并不是说确立了远大的志向后,就可以坐等成功了。在立志与成功之间,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如果没有实际的付出,再高远的志向也是空中楼阁。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历尽磨难,前五次均告失败。但是他没有放弃,直到第六次,终于到了日本,把唐朝的文化带到日本,他本人成为日本律宗的创始人。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志向远大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坚毅。子路问道:“先生认为应该怎样做才会刚强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可以随和,但是并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君子要做到和而不流,就要立定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国家政治开明,自己也不改变穷困时的操守;国家暴虐,没有德政,至死也不改变平生的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做人应该坚持合乎正道的主张和原则,不能随波逐流,依正道选定的价值目标要有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激励自己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勇往直前,以无畏的勇气、毅力和信心去实现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君子固穷 志不温饱
子曰:“君子固穷。”意思是君子要安于贫困,不失气节。北魏中书侍郎高允正是一个“固穷”的“君子”。
北魏朝廷的官员都没有俸禄,但一般官员都有自己的家产,而高允却没有。他家里一贫如洗,常常靠他的儿子们上山打柴维持生计。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在朝廷中,他以直谏著称。朝廷内如果有什么事做得不合适,他就请求晋见皇上。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常常屏退左右,单独和他交谈。有时高允言辞激烈,切中要害,拓跋浚听不下去,只好让人把他扶下去。不过,拓跋浚对高允非常信任,特地提升他做中书令。
有一天,司徒陆丽忍不住对拓跋浚说:“陛下,高允虽然蒙受恩惠,可他家里实在是穷啊!”
拓跋浚一愣,说:“这怎么可能?”“千真万确,他的妻儿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根本无法出来见人。”
拓跋浚当即起驾,亲自来到高允家。他一看,高允家里只有几间草房,床上只有粗布被褥,妻儿穿的是旧棉絮做的衣袍,厨房里也只有些咸菜。拓跋浚感叹不已,马上赐给高允五百匹缯帛、一千斛粮食,并任命高允的长子高悦为长乐太守。高允坚决推辞,拓跋浚不肯答应。从此,拓跋浚对高允更加器重,见面常呼他“令公”,而不叫他的名字。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说,有志之士,既然存心在道,就不应该贪求享受,如果还以粗糙的衣服和简陋的饮食为耻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谈论了。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是道的问题。
据说明代有一个叫邹立庵的人,他十六岁到京师会试时,与另一个前来会试的考生闲聊。那人一见面就问:“考上状元会有多少钱啊?”邹立庵听了掉头就走,不屑与他交谈。
人的志向不同,对事物的掌握、看法就会不同,所以心一定要端正,志向一定要纯正,否则在随波逐流中就容易迷失自我了。
宋代王沂,名曾,自幼刻苦读书,敦品励学,志向不凡。真宗时,王沂考上状元。有人跟他说:“考上状元,就一生吃着不尽,不用愁温饱了。”王沂很严肃地说:“我平生志向不在温饱。”后来,王沂历任宰相,廉洁自持,做事正直,朝廷很重用他。
可见,君子应该从小立志,志向要清廉高尚,志向倘若立得高尚、立得坚定,他日到社会上服务时,才不会被利益所诱。
晋朝的时候,有一位名叫夏统的人,博学多才,但由于当时奸佞当道,朝政昏暗,他一直不肯做官,很多人邀请他,都被他拒绝了。有一回他因事到京师去,顺便拜访太尉贾充,贾充希望把他留下来,帮助他处理政事,可是一直无法说服他。于是就想用权势来诱惑他。贾充召集军队、车马,排着整齐的队伍,吹着响亮的号角,请他一起阅兵,并对他说:“如果你答应做官的话,这些军队、车马就归你指挥,这是人人都羡慕的事。”“这些军队、车马的确雄壮威武,可是我对它们毫无兴趣。”夏统淡淡地说。
贾充听了,非常失望。但他想,你也许不喜欢权势,可是总不会不喜欢财色吧?于是他召来了一大批美丽的歌伎,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夏统面前翩翩起舞。他又对夏统说:“如果你愿意做官的话,这些美女就是你的了。”可是夏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这种享受是很难得,但也不是我想要的。”经过这么几次的劝说后,贾充知道权势、美色是无法打动夏统的了,于是愤愤地对家人说:“夏统这小子,真像木头做的人,石头做的心。”这就是“木人石心”成语的由来,形容一个人的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动摇不了他,如果他接受了引诱,改变了意志,那就是“逐物意移”了。
《论语》中记载:孔子与弟子们在陈国某地断绝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坏了,不能起身行走。子路满脸恼怒地去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固然也有穷困的时候,但能安守节操。不过小人困厄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原宪居住在鲁国时生活贫穷,房屋简陋、门窗不全,遇雨漏水,他却端坐在里面弹琴。接待子贡时,他头戴破帽,脚穿破鞋,拄着木杖倚在门边。子贡问:“先生生病了吗?”原宪答道:“我听说,没有钱财叫作贫,学道而不能去实践者才称病。我现在是贫,不是病。”
由此可见,古代贤哲以安贫乐道为美,也告诉我们,应本着乐道固穷的精神进德修业。
贫贱不能移 但使愿无违
古人有“安贫乐道”的说法。孟子说:“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这才叫大丈夫。”孔子曾发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等慨叹。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渊就是一个安贫好学的人,孔子经常夸他用一个筐盛饭、一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破屋里,却能做到一直不改他求道的快乐。面对贫穷时,能做到像孔子的弟子颜渊那样箪食瓢饮仍能安贫乐道的,才是真正的君子。
“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祖父外祖父虽是东晋的名士,但是到陶渊明时,家道已经衰落。然而自幼就贫困的他,并不以贫为苦,他一生虽没有显赫的功业,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诗文的成就,却受后人崇仰传诵不已。
少年时期的陶渊明,对国家社会胸怀大志,曾自许“猛志逸四海”,但他身处乱世却有志不得伸。陶渊明一生只做过四次小官,每次当官的时间都很短,就是因为他达观自然、淡泊名利的本性,让他不愿在当时虚伪腐化的政治社会环境去同流合污。他最后一次做官是出任彭泽县令。他到任八十多天,碰到浔阳郡的督邮来检查公务。督邮的品位很低,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常假借巡视之名向辖县索取贿赂。县吏却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去向这些人贿赂献殷勤,于是辞官归隐田园。
当时他写了“归去来辞”一文以见其志,序文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在“饥冻”和“违己”的矛盾下,他做了不容易的抉择。这意味着妻儿将和他一起挨饿,意味着没钱买他最爱的酒……他甚至在饥饿的驱使下向人乞食!一代文豪苏东坡读到他的“乞食”诗也不禁为他感到悲痛!
但是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中,他却始终无怨无悔、安贫乐道,他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自我期许,不为自己的艰难处境担忧。可见陶渊明对自己是了解透彻的:与其在浑浊的溪流中随之浮沉,心中无法宁静,不如跳出这浑水,给自己的灵魂自由。对他而言,“违己”甚于“饥冻”。于是,为了做一个尊贵的“人”,他舍弃世俗的虚名,选择隐居务农,回到山林的怀抱,回归生命中真实的自己。
可见,现实生活的苦难并不会挫败一个有智慧与决心的人。陶渊明的勇气令人佩服,若非真正了解自己,若非热切地想寻求生命的价值与自由,一般人很难在利益面前做出抉择。身处乱世,举世皆浊,陶渊明能不同流合污,不出卖灵魂,尊重己志,选择挂冠求去以无愧我心。
威武不屈 松柏之志
蔡元定,字季通,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蔡元定天性聪颖,八岁时就能写诗,每天能写数千字。曾经在西山顶上,忍着饥饿,吃着野菜苦读。后来拜朱熹为师,朱熹了解到他的学问后,大吃一惊,说:“你应该是我的朋友,而不应位于弟子之列。”
后来,朱熹遭到权贵奸臣攻击,蔡元定也受到牵连,被贬往道州。但蔡元定志节不屈,拄着拐杖与儿子走了三千里路,脚上都流血了,脸上仍没有半点难色。到了被贬地后,蔡元定丝毫没有担心害怕受到攻击和祸患,依旧坚持宣扬教化,广收门徒,远近慕名前来学习的人很多。他曾经训诫子弟们:“做人应独自走路时,面对自己的影子没一点愧疚;独自睡觉时,面对被子也没有一点愧疚。不要因为我获罪你们就懈怠了自己的志向。”意思是做人应堂堂正正,问心无愧,不要面对祸患就改变了自己的志向和节操。
蔡元定一生深明大义,坚守气节,淡泊名利。朝廷专权的奸臣被诛杀后,蔡元定被赐谥“文节”,以此表彰他学识渊博、坚贞不屈的操守。朱熹也惋惜蔡元定卓绝的才能、不屈的气节,这样的人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宗世林是东汉末年南阳人,他和曹操是同一时代的人,但他非常瞧不起曹操的为人,不愿和他交往。后来曹操官至司空,总揽了朝政大权,对他说:“现在我们可以交往了吧?”他拒绝说:“松柏之志犹存。”
人大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希望得到的是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倘若是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若是用不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是摆脱不掉的。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依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秉持仁德去办事的。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养成了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利己、利人、利天下的善事了。
君子不为恶,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如果人以不义之方式取得富贵或躲避贫穷,人人为所欲为,无恶不作,终将造成社会灾难,甚至造成人类的自我毁灭!只有淡泊名利,立志有为,以利他为荣、利民为荣、利国为荣,人人争着为民族和社会奉献一点力量,社会才会一片光明,人类才有希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