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学·孙子兵学研究述略·国外对《孙子兵法》的传播与研究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孙子兵学·孙子兵学研究述略·国外对 《孙子兵法》的传播与研究

《孙子兵法》在国外,无论流传之早,著述之多,研究之深,应用之广,日本是首屈一指的。高殿芳、陈彭、王颜昱《〈孙子兵法〉在日本的传播源流及一部古本〈孙子兵法〉的再发现》介绍说:日本奈良时代著名学者吉备真备(693—775)在中国唐朝留学长达18年之久,精通汉文,专修文武两学。他回国时,把《孙子兵法》带回到日本。据 《续日本记》 (22卷)记载,担任日本太宰府大贰之职的吉备真备,曾于日本天平宝字四年(760年)11月,在太宰府“亲自传授”中国《孙子兵法》的《九地篇》和诸葛孔明的《诸葛亮八阵图》。当代日本武学研究专家佐藤坚司所著《日本武学史》和《孙子之思想史的研究》明确指出吉备真备既是《孙子兵法》的携归者、传播者,又是开创日本研究 《孙子兵法》的先驱和 《孙子兵法》作战原则的运用和实践者。

《孙子兵法》东流之初是在学者和武将之家传播,直到日本战国末期 (1598年以前)一向是作为秘籍图书而不广泛宣传的。日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及其研究著作的出现,大多在德川幕府时期(1603年—1867年),也就是说德川幕府时期及其以后是日本研究《孙子兵法》的高潮期。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武学流派。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幕府末期。研究与运用最突出的首推始终一贯把《孙子兵法》与 《吴子兵法》合二为一的 《孙吴兵法》。

日本各武学流派所撰有关研究《孙子兵法》的专著几乎一致地认为,孙子是 “伟大的战争哲学家”,“兵圣”,“兵家之祖”,“东方兵学的鼻祖”;赞誉《孙子兵法》是“科学的、有生命力的、不朽的名著”,“具有科学体系的优秀著作”、“韬略之神髓”、“武经之冠冕”、“科学的战争理论书”和“战争哲学书”,视为“稀世珍”,“居世界兵书之王位”。他们说,“《孙子兵法》既是外交教科书”,又是“立身处世的教科书”。孙子是“东方第一流的大文豪”,“文章苍古雄劲,出于诸子之上”。

这些各具特色的武学流派,最著名的有:林罗山(1583—1657)、小幡景宪(1571—1663),北条氏长(1609—1670)、山鹿素行(1622—1685)、香西成资、长沼澹斋(1634—1690)、新井白石(1657—1725)、松宫观山 (1686—1780)、荻生徂徕(1666—1780)、德田邕兴 (1738—1804)、佐久间象山 (1811—1864)、吉田松阴(1830—1859)、恩田仰岳(1809—1891)等。上述13人中除林罗山之外,其余各家都是“文武兼备”的人才,不少人均有研究《孙子兵法》的专著问世。林罗山著有《孙子谚解》;山鹿素行著有《孙子谚义》、《孙子句读》; 北条氏长著有《孙子外传》;恩田仰岳著有《孙子纂注》;荻生徂徕著有《孙子国字解》、德田邕兴著有《孙子事活钞》;吉田松阴著有《孙子评注》;新井白石著有《孙子兵法择》和《孙子兵法择副言》等。此外,较有影响的专著也不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抗日战争前的1936年为止,仅在我国流传的日本研究《孙子兵法》的专著,包括上述提到的专著在内就有50余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研究《孙子兵法》的也不乏其人。1980年问世的佐藤坚司所著《孙子之思想史的研究》一书系统地介绍和评价了日本各个历史时期各武学派研究《孙子兵法》的概况及其成就,是日本战后研究《孙子兵法》之专著的佼佼者,堪称一部佳作。1987年春,在中国出版的服部千春所著《孙子兵法校解》也是一部颇有见地和功力的好作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现今已把《孙子兵法》运用于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领域。例如军人出身的兵法学者兼企业家的大桥武夫,他所著《用兵法经营》一书,将兵法与经营熔于一炉,内容新颖,独具一格,畅销一时。他还创办了“兵法经营塾”。正由于日本企业界研究和运用《孙子兵法》经营管理企业,有理论有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而且取得了卓越成就,因此在日本又出现并形成了“兵法经营管理学派”。

关于《孙子兵法》的西传,潘嘉玢《略论〈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影响及启示》介绍说:在西方世界中,英国对《孙子》的学术研究最深、出版的英译本影响最大。1905年,在日本学习语言的英国皇家野战炮兵上尉卡尔思罗普首次把“十三篇”译成英文,书名取 《孙子》两字,在东京出版。1908年又出版了修订本。1910年,英国著名汉学家贾尔斯根据中文“十三篇”原版重译,由伦敦卢扎克公司出版。由于贾尔斯的汉学造诣极深和对原作做了深入研究,其译文确属上乘。英文富有韵律感,全书注释详尽,并附译者的见解和研究成果。该译本流传迄今,经久不衰。1944年,英国学者托马斯·菲利普斯所著《战略之根本》一书刊载了贾尔斯译文。1949年,美国宾州军事出版公司又修订出版了该译本,托马斯·菲利普斯准将为之作序。

继贾尔斯版本之后,在二战期间,又有三个英译本相继问世,分别出自马切尔——科克斯、悉尼大学萨德勒教授和郑麐之手。但译文都不令人满意,影响不大。

1963年,美国退休准将格里菲斯根据清朝经学家孙星衍与吴人骥校勘的《孙子十家注》重新翻译。译者认为,孙本《十家注》是“二百年来中国的标准版本”。格里菲斯在翻译过程中博览群书,广征博引,尤其对孙本《十家注》作了悉心的研究。其译本总的看弥补了贾尔斯版中的一些不足。英国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专门为之作序更使译本增辉添色,《孙子》在西方的影响倍增。该译本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汇编的《中国代表作丛书》,是近20多年来权威的《孙子》英译本,一直为西方知名人士和军事院校所援引和采用并转译成其它文字。该译本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注意用军事术语表达,着力从军事角度探索 “十三篇”的内涵。但译文仍有不足。

1983年,当时已定居美国的原英国作家詹姆斯·克拉维尔在美国出版了一个《孙子》的英译本。其译文采用贾尔斯版本,只是在个别文字上作了更改,包括重译个别篇名,并在上下文中作了注释性的增益,调整了一些句子的顺序。克拉维尔还专门写了热情洋溢的自序,这个本子对于在英语里世界中普及《孙子》是有积极作用的。

关于《孙子兵法》在俄国的传播与俄国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情况,俄罗斯丘耶夫《孙子学在俄国》(《孙子学刊》1993年第2期)一文作了详细介绍。他说: 1860年,科斯特罗马团的中校斯列兹涅夫斯基在《军事集刊》杂志第6期里发表《中国军事统帅孙子对待部下的规章》一篇文章。他在前言里说他把法国的1772年的译本缩减译成俄语。他说:“孙子能够了解统帅活动的所有的主要的特点,他在作战艺术里能够区分不变的和多变的情况。虽然时间过去了几个世纪,但是,我们认为,他为我们创造的军事原理至今仍然是军事理论的瑰宝。所以,现在如果有一个统帅运用孙子兵法,那么,世界上最天才的统帅也不如他。”

十月革命以后,《孙子兵法》继续从欧洲语本译为俄文。从1955年在莫斯科出版的《孙子兵法》的前言中可以看到:1943年,伏罗希洛夫总参军事学院的军事学术历史教研室决定把L.Giles的英文《孙子兵法》(1910年在伦敦出版)译成俄文。可见,在四十年代的时候,苏联还在从欧洲语言翻译中国古代军事哲学著作,此后则开始把文言文直接翻译成俄文。

1950年,莫斯科、列宁格勒出版了康拉德的《孙子兵法:翻译与研究》。这本书成了俄文的《孙子兵法》注释。他对孙子学说世界观的基础、孙子兵法和《易经》的关系、《孙子兵法》出现的历史背景及作者和年代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本书有五个部分。除了前言和译文以外还有注解以及对原文文字的科学分析,仿佛是一部中国古代军事的词典。和康拉德同时的西多连科中校也翻译了《孙子兵法》(莫斯科,苏联国防军事出版社1955年)。

应该注意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是克平教授西夏文《孙子兵法》俄文译本。这是第一次发表的西夏文《孙子兵法》独一无二的木刻本。这个西夏的本子保存下来的《孙子兵法》只有第七至第十一篇和第十三篇。译成西夏的原文与现在所有的《孙子兵法》文字有所不同。

研究孙子和中国古代兵家学说的新材料引起学术界军事史、军事战略、军事战术专家的注意。拉辛将军在两篇文章里详细地分析了《孙吴兵法》,他又在专题论文中对中国古代兵法做了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洛博夫在《孙子与军事机智》一文中根据现代的军事学术观点分析了孙子对军事机智的观点,把孙子兵法和现代的观点加以比较。最近,比较孙子军事学说和欧洲军事学说的类似和区别的问题引起了研究工作者们的注意。巴斯卡科夫、谢尔盖耶夫著有《关于不同文化传统的思想区别:孙子和克劳塞维茨的比较》。

可以说,现在俄罗斯研究孙子学说最积极的专家是佐托夫。他是研究新疆历史的专家,在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工作。发表了10多篇作品。他在《中国与东突厥斯坦两个国家的关系从15到18世纪》这本书里,也在许多文章里讨论到孙子的“不直接的战争”,“用策划的战争”思想和现代军事理论家的所谓的“战争在第五个向度”思想加以比较。

瑞士胜雅律在 《孙子兵法的第一个德译本》(《孙子学刊》1992年2期) 一文指出: 《孙子兵法》的第一个德译本于1910年出版于柏林,书名为《战争之书——中国古代军事学家》,是布鲁诺·纳瓦拉译出献给当时德军参谋长封·莫尔特克 (V·Moetke)将军的。他在序言中说:“好几代以来,日本的士兵均按照孙子及吴子的思想投入战斗。”“当然,孙子一书必将为欧洲的作者及其科学著述提供参考。”布鲁诺·纳瓦拉的译本,今已十分难见,看的人很少,可能全欧洲图书馆仅有一本藏于瑞士联邦军事图书馆。

据高殿芳称: “到今年4月11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的第三届《孙子兵法》国际讨论会为止,《孙子兵法》已经有27种文字的译本及研究专著问世。”(《马来文《孙子兵法》译本简介》,《孙子学刊》1993年2期)

二战结束后,随着核武器的发展,核战略思想应运而生并不断改进。美国布热津斯基(前卡特总统国家安全助理)的力作《运筹帷幄》(1986年出版)一书认为美苏竞争是历史的必然,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核武器的发展很可能使美苏竞争不采取兵戎相见的方式。在这一历史性的过程中,布热津斯基力主以孙子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美苏竞争战略总方针。

在电子战中,电子侦察是“知彼”的重要方法,而电子压制旨在瘫痪敌人的“神经”,不让敌人“知己”。在现在作战和军事行动中,电子战的“先知”作用,真是“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1982年6月以色列空军袭击贝卡谷地而大获全胜就是一个实例。

“兵行诡道”,实施军事欺骗是孙子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出其不意”、“因敌制胜”的必由之路。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军事欺骗已包括战略、战役和战术三个层次。七十年代末以来,美军专门研究了军事欺骗这一学科,其专著《战略军事欺骗》(“珀格蒙丛书”,1981年出版)一书,不仅研讨了孙子的思想,而且全面地探索了战略欺骗的科学含义、历史经验和实施方法,在理论上有所发展。

综上所述,从古代到当代,从中国到外国,以《孙子兵法》为核心的孙子兵学研究显示出久盛不衰的生命力,其崇高的学术地位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是举世公认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