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特色鲜明的戏曲艺术·地方色彩浓郁的庐剧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安徽文化·特色鲜明的戏曲艺术·地方色彩浓郁的庐剧

庐剧原称倒土戏,因其流行中心在合肥一带,古称庐州,故于1955年改称庐剧。庐剧发源于大别山区,流行范围在皖中、皖西一带。庐剧起源时间不详,据说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就已有职业庐剧班社活动。庐剧是以皖西一带的山歌小调、民歌和当地的兰花舞及淮河沿岸的花鼓灯舞为基础,并吸收门歌(锣鼓书)和花鼓、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和剧目,逐步发展而成的。庐剧出现初期,每个班社都很小,一般不超过十人,活跃在山乡集镇之中,艺术形式发展缓慢。到清末民初,徽调处于衰落之中,经常和一些庐剧班社以庙会、青苗等香火戏的形式合班演出,时人称之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调,“折”就指庐剧的折子戏和小戏。这种合作,使得庐剧从徽调中吸收了许多东西,大大加快了发展速度。其后,庐剧班社和少数艺人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又和京剧合班演出,被称为“乱弹班”。这样,从剧目、唱腔到表演艺术,庐剧又受到京剧很大影响。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庐剧最终成为一种格调统一、表现力丰富、色彩鲜明的地方戏曲。

庐剧的唱腔比较丰富,可以区分为主调和花腔小调两大类。主调有“二凉”、“三七”、“寒腔”,生、旦行共用;生行有“小生调”、“西路小生调”;老生和老旦行,有“老生正调”、“老生衰调”、“老旦正调”、“老旦衰调”;丑和彩旦行唱“丑调”;鬼神人物唱“神调”和“鬼对子”。在演唱上有寻板、连词、抹拐、切板等运用,擅长叙事抒情,缠绵动人,已发展成为表现不同行当的专业曲调,是演唱本戏和折子戏的主要唱腔。花腔则是小戏的固定曲调,大多是民间小调,与民歌很相似,有很多还保留了原来民歌中的衬句、衬词,轻松明快,用于演唱生活小戏。庐剧唱腔的特点,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称作“小嗓子”,用以区别年龄和角色;二是用帮腔哄台,就是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由场面和场后的演员齐声帮唱,藉以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由于庐剧在安徽流行较广,淮河两岸,长江南北,都有很多观赏者,而各地的语言风格和欣赏习惯不同,因而其唱腔形成西、中、东三路:西路以霍山、六安一带为中心,唱腔高亢粗犷;中路以合肥、巢湖为中心,唱腔细腻;东路以芜湖、当涂为中心,唱腔柔和委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