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横溢的诗人李贺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才华横溢的诗人李贺

李贺 (公元790~816年),字长吉,唐代福昌 (今河南宜阳县) 人。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远祖李亮是唐高祖李渊的从父,唐建国后被封为郑王。所以李贺常自称 “诸王孙”或“宗孙”。父亲李晋肃是做过“边上从事”之职的下级官吏。

李贺少年时身体瘦弱,读书吟诗却非常勤苦。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有记云:“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恒从小奚奴(男仆,又称“巴童”),骑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17岁的李贺开始南游。他先后到过襄阳、石城(今湖北钟祥)、洞庭湖、安徽和县、金陵、吴兴、钱塘(属和州)、甬东 (今浙江定海) 等地。受山岳江河、神话传说、名胜古迹的激发和启迪,他所到之处皆有诗章。诸如《走马引》、《大堤曲》、《湘妃》、《江楼曲》、《还自会稽歌》、《苏小小墓》、《湖中曲》、《安乐宫》、《石城晓》、《巫山高》、《江南弄》、《莫愁曲》等,从而获得了诗歌创作上的可喜丰收。

元和二年,是李贺最为开心的一年。一是结婚成了家,妻子很美。他在新婚之作《美人梳头歌》、《后园凿井歌》里曾有“西施”、“芙蓉” 以及辘轳井架不可分离的比喻,可见他对新娘子的喜爱程度。二是被府试录取。这年他在洛阳应河南府试,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应进士举的资格。

然而,元和三年,当他去京都参加礼部考试时,却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因为他才华出众,其诗友如皇甫湜、李汉、陈商、沈亚之、王参元、杨敬之、沈述师等在考试前争相称扬其诗歌,为之延誉,以致于“名动京师”。结果,树大招风,名高被毁,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以其父名晋肃、“晋”与 “进” 同音为口实,攻击李贺不得举进士。尽管韩愈为抱不平而作 《讳辩》,给攻击者以有力的反击。但众口嚣嚣,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李贺最终还是悲愤无奈地被剥夺了仕进的机会。

或因皇族后裔的关系,或因韩愈等人的延誉,李贺经过近两年的困顿,于元和三年当上了奉礼郎 (从九品)。其职务是在皇家举行朝会祭礼时,在一旁招呼位次,安排祭品,赞礼跪拜。在公卿巡行诸皇陵时,领着仪仗队和吹鼓手作导游,导仪祭礼,对这种于国计民生毫无裨补,且当低三下四的卑微官职,他极为不满,写下大量诗歌,诸如《始为奉礼郎忆昌谷山居》、《赠陈商》、《崇义里滞雨》、《京城》、《题梦归》等抒发其愤懑愁思。然而,由于写诗太刻苦,严重损害了健康。因病辞归昌谷。

元和九年,听说好友张彻在潞州 (今山西长治) 长史郗士美手下颇受信任,便前往潞州投身戎旅,渴望立功报国。所谓“男儿何不挂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诗之五、六、七首即表述了这种思想。元和十一年,郗士美和张彻都离开了潞州,李贺因健康问题只好抱病返乡。到家不久,病魔就夺去了他的生命,时年27岁。有《李长吉歌诗》4卷。

李贺所处的时代,内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回纥不断侵扰,加之吏治腐败,赋税繁苛,人民的生存相当艰难。由时代特征所决定,其诗中反对藩、宦横行便是常见的主题。他把飞扬跋扈的藩、宦比作猛虎,“乳子哺孙,教得生狞,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以至搅得天下不得安宁: “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其次,对统治集团的荒淫奢移以及当时皇帝的好神仙、求长生也有揭露和讽刺。《荣华乐》、《秦宫市》等篇通过对“鸢肩公子” 和贵戚宠奴“神仙”式的生活描写,暴露了上层社会的腐化奢侈。“神君何在,太乙安有……刘彻茂陵多滞骨,赢政梓棺费鲍鱼”的诗句,有力地讽刺了君王佞佛求仙的行为。另外,《南山田中行》、《感讽·合浦无明珠》、《老夫采玉歌》等则揭露了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尖锐的阶级对立以及农民的疾病困苦并寄予深刻同情。《南园》“男儿何不挂吴钩” 等则表达了从军立功、杀敌报国的壮志及其渴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情怀。艺术上,李贺继承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传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奇峭凝炼的语言,创造出许多惊世骇俗的艺术形象,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以致有 “诗鬼”之称。

封建礼教断绝了李贺的仕进之路,却也成就了他的诗歌创作。他好比一棵奇特的树,由于政治的芽梢不得萌发,其营养和水分便全部供应在诗歌的枝干上,尽管他生命短促,却成了中国诗歌史上枝繁叶茂的森森巨树,对后代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关于其诗的艺术成就,杜牧在所撰《李长吉歌序》 中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 水之迢迢,不足为之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 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 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 芜国陊殿,梗莽邱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 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