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教官选派与教育改革的成败
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官的任命酿成了党争。
庆历三年七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积极提倡教育改革,兴学育材,条奏十项改革案首四条即是涉及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包括教官的选拔)的: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要求改革科举、大力兴学。他在教育改革的实施中,一项首要的措施即整顿教师队伍,重新选派学官,将胡瑗、孙复、石介、胡翼等派进中央太学,而将原来的一些不适应改革教育的宿儒请出了太学,使其退休,地方教官亦复如是。这样,改革派很快控制了全国教育,但亦留下了隐患。不久,由于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加剧,范仲淹被排挤出朝廷,兴学一告失败,教官任用非人的问题即受到指责。当时即有人指责任用教官不以才而以党,任人唯亲。一些教官屈力竭虑,费尽心机,只在迎合上司;有的人因为是上级直接委派的教官,所为做文书,不能解决实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因而往往造成一片很多学校都没有读书声,教育没有收到实效,而只形成了党派势力。
熙、丰兴学时,王安石也看到了教官的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并认为范仲淹庆历兴学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官任用匪人。因此,他的教改措施首先也是铨选学官。罢除对新法有疑议的名臣旧勋,如富弼、韩琦、文彦博、苏辙、苏轼、石介、胡瑗等,提拔了一批拥护新法的心腹,如吕惠卿,陆佃、叶涛、沈季长、曾布、曾巩等,并把他们派到教育领导岗位上去。但这一措施本欲对变法兴学加强领导,结果却反而加剧了矛盾。一方面,任用亲信,助长了奔竞之风,如当时叶祖洽即因迎合王安石的意思答卷而被擢为第一名,从此士风大坏;另一方面,也招致了更多人反对新法和对新法的误解,并由此形成政治上的派别。
元祐更化,司马光当政,新政人物相继被罢废,旧党控制了学校。
崇宁兴学,王安石变法兴学的支持者们及其门弟子又积极活动,元祐旧党吕大防、苏辙、苏轼、范纯仁等先后又被免职,王安石的弟子章惇为尚书右仆射,主管教育和人才选拔。安惇、龚原任国子司业。后来,又因蔡京的失势而失败。
平心而论,北宋的三次教育改革,从改革者的设计和当时的条件来看,都是可行的,但却都以失败而终,其根本原因之一即是酿成了朋党之争。学校教育的兴废常和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成为某一政治集团的政治斗争工具,也容易成为政治斗争失败的牺牲品,造成学校兴废的无常。这也是封建官僚政治下,教育无法摆脱的命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