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谦慷慨助人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士谦慷慨助人

北朝魏齐时候,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地方出了一个大善人,名叫李士谦。李士谦从小死了父亲,年轻时曾在魏广平王府当过参军。母亲去世后,他辞掉官职,回到乡里,和妻子儿女过起安顺平和的生活。

李士谦家在赵郡一带是有名的大家族,家境殷实富裕。可他自己的生活却很节俭,时常教导妻儿要节约粮食,反对铺张浪费。有一次,李士谦最疼爱的小女儿把半个白面馒头投给狗吃,逗狗取乐,李士谦见了又心疼又气愤,从不打人的他破例地打了“掌上明珠”一顿。女儿哭得很伤心,李士谦一边为她抹眼泪,一边告诉她农民种粮食是多么的不容易,每粒粮食都浸透着他们的血汗,一定要爱惜粮食。女儿好像懂得了父亲的话,慢慢地停止了哭泣。

可是,李士谦对待处于饥荒中的黎民百姓却非常慷慨,经常施舍钱财,救济穷人,以帮助人为乐趣。

有一年赵郡闹起春荒,许多人家断了粮,揭不开锅,连该播撒的粮种也没剩下。李士谦得知情况后,当即贴出布告,愿从自家粮仓里取出1万石粮食,借给缺粮的乡亲们度荒。这年夏天又遇上天灾,秋收时乡亲们没打上几粒粮食,养家糊口都困难,更不用说有富裕的粮食可拿出来偿还借债。大家纷纷前来请求李土谦,希望能延期偿还。

收成不好,李士谦心里也很难过,他不是为乡亲们无力偿还借债、自己收不回1万石粮食难过,而是想到百姓们的生活将更加穷困,艰难。想着想着,他不禁潸然泪下。眼下乡亲们上门求他,他动情地说:“我借粮给乡亲们,是为了帮助大家度荒,不是为了图利。既然今年受灾歉收,你们借的粮食就不用还了!”

乡亲们听了很吃惊,凑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李土谦见状,知道乡亲们不太相信他的话。他特意吩咐家厨办了几桌酒席,邀请乡亲们入席吃饭。吃饭时,李士谦举着酒杯,真诚地说:“乡亲们,你们劳作了一年,辛苦了!我这杯薄酒敬给大家,请你们别拘束,随意用餐吧!”

乡亲们见李士谦态度真诚,又知道他是位大善人,便放开肚子,吃喝了一阵。

待大家酒足饭饱后,李士谦让人搬来一个火炉放在院子中间,然后拿出乡亲们所有的借据,放在炉子旁边的桌上。他走到桌前,拿起一叠厚厚的借据对大家说:“这是你们借粮的契约,我李士谦说话算数,现在当众烧毁,各位父老乡亲借的粮,都不用还了。”说完,亲手将借据投入熊熊燃烧的火炉中。

借据在火炉里翻卷着,燃烧着,熊熊的火光映在乡亲们的脸颊上,大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第二年天遂人愿,风调雨顺,乡亲们喜滋滋地迎来个丰收年。那些借过李士谦粮食的人,并没有忘记他的大恩大德,都争先恐后赶着驮了粮食的毛驴前来还债。

李士谦的大院里黑压压的挤满了人,毛驴声、人声响成一片。乡亲们齐声说:“李参军在我们危难之际,救了我们的急,大伙儿都感激不尽。托您的福,今年粮食丰收了。借据虽然烧了,但大家心中都有数。若不还清去年的借债,大伙儿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请您一定收下!”

李士谦摆摆手,说:“去年的事不要再提了。乡亲们有难时,我拿出点粮食救济大家又算得了什么。今年收成好,我很替你们高兴,可你们的家底薄,需要这些粮食,大家还是都拿回去吧!”

不管乡亲们如何说,李士谦就是执意不肯收。大家千谢万谢后,只得把粮食驮运回家去。

又过了几年,赵郡一带发生特大旱灾,河流干旱见底,土地龟裂,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有的背井离乡,到外地逃荒要饭,有的靠吃树皮草根度日,四邻八乡到处是饥饿的灾民。许多灾民饿死了,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

李士谦尽其所能,慷慨解囊,在乡里设了许多粥棚,每天两次供应饥民稀饭。他还经常去粥棚,眼含着泪,亲自为饿得全身浮肿的灾民们盛粥。由于他的救济,成千上万的灾民得以生存下来。

此外,李士谦还倾其家中所有的钱财,收埋死于荒野的饥民的尸骨。到了春暖花开时,他又拿出粮种,分给贫困户,帮助他们种下春粮,恢复生产,李士谦无帮助乡亲们的慈善行为,深得人们的赞扬。赵郡一带许多农民都很感激他,常常眼泪一把、鼻涕一把诉说李土谦的恩德:“要不是李参军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哪能活到今天呀! ”

又有一年,赵郡突然流行起瘟疫,死亡的恐怖一下笼罩在数以万计的百姓身上。他们缺钱少药,患了疾病后卧床不起,痛苦万分,只能眼睁睁地等待死神的降临,许多人的生命就这样被无情地夺去了。不幸的是,李士谦的小女儿也染上了瘟疫。一夜之间,李士谦的两鬓爬上了缕缕银丝。他心疼女儿,也非常同情和女儿一样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众多布衣百姓。

李士谦一面想方设法为女儿四处求医抓药,一面又尽自己的财力救死扶伤,帮助非亲非故的百姓配制药品,医治病人,还在生活上接济他们,送去食物和钱财,甚至还出资掩埋死者的尸体。他为此花费了万余石粮食,救活了许多人。有一次,李土谦的好朋友问他:“您为别人用掉这么多钱物,到底心疼不心疼?”李士谦感慨地回答:“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尽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救助乡亲们,给他们带来一些温暖,挽救他们的生命,又有什么可惜的呢?! ”

李士谦30年来,一直乐善好施。哪家有急,哪方有难,他都会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助人为乐。

隋文帝开皇八年,李士谦离开了人世。赵郡的百姓听到这一噩耗,就像死了父母一样无不痛哭流涕,伤心万分。在李士谦出殡那天,1万余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葬礼。人们穿着白色孝服,头戴白色孝冠,出殡的队伍长达数里。大家默默地走着,深切悼念他们心中的大恩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