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湖》编导是谁?
《天鹅湖》被誉为古典芭蕾中的经典之作,它几乎成了芭蕾的同义语。《天鹅湖》的诞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然而一百多年前那部最早的《天鹅湖》以灾难性的失败而告终,原因是那位名叫温泽尔·雷辛格的芭蕾大师所编的舞实在太糟糕。那么是谁使这个“丑小鸭”变成了“小天鹅”,使这部失败之作死而回生呢?许多人认为是彼季帕,而很少提到或根本不提列夫·伊万诺夫。
1894年2月17日,在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举行的纪念柴科夫斯基音乐会上,《天鹅湖》第二幕首次与观众见面。这是伊万诺夫编排出来的。后来在重新编排《天鹅湖》全剧的时候,伊万诺夫又编排了第四幕。今天,当我们在欣赏《天鹅湖》的时候,最精彩的是第二幕和第四幕,第二幕还经常被作为“折子戏”单独不演。被称为《天鹅湖》的灵魂。假如没有伊万诺夫的第二幕,《天鹅湖》恐怕还停留在“丑小鸭”的水平上。第二幕集中了全剧精彩的双人舞和独舞,充分表达了王子和奥杰塔之间纯洁的爱情。伊万诺夫以他杰出的音乐天赋领悟到柴科夫斯基乐曲之“魂”,同时又把它和芭蕾的动作水乳般的交融在一起。这种巧妙的结合使我们在欣赏的时候,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那诗人一般动作似乎不是人为地编出来的,那动人的音乐好象不是谱写出来的,而仿佛是舞台上那一对情人“唱”出来的。一百多年来,人们喜爱、赞美《天鹅湖》,主要是由于第二幕所创造的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所产生的感人效果,而很少有人提到彼季帕的第一幕和第三幕,因为彼季帕所编排的这两幕主要是插舞和场面背景以及哑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天鹅湖》的主要创作者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彼季帕,而真正使这部作品起死回生的伊万诺夫的名子则排在他的后面。
如果说《天鹅湖》还“挂”上了伊万诺夫的名子的话,那么古典芭蕾另一部经典之作《睡美人》连伊万诺夫的名也没有“挂”上。实际上,伊万诺夫参加了《睡美人》的创作,而且最精彩的“梦中”一场完全出自他一人之手。
1892年,在古典芭蕾“三大名作”之一的《胡桃夹子》创作过程中,彼季帕突然病倒,伊万诺夫终于获得创作一台芭蕾舞剧的机会。按说《胡桃夹子》完全是伊万诺夫、柴科夫斯基俩人合作的成果,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胡桃夹子》的创作者也加上了彼季帕的大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