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之下的爱情悲歌
南宋高宗赵构在屈辱的“绍兴和约”签订以后,只求苟且偷安,保住皇帝的宝座,根本不去考虑收复失地。而金统治者在各地人民的反抗下,也没有军事力量再向南宋王朝进攻。这样,南宋与金暂时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和平局面。
陆游素有江南第一诗人之称。但科场却很不如意。他先参加绍兴十年(1140年)吏部的荫补考试落第,接着又参加了绍兴十三年(1143年)的进士考试,再次落第。在失意科场的时候,他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春正月十五日,在临安城舅父唐闳家中,见到了表妹唐婉。陆游与唐婉小时候常在一起,真是“两小无嫌猜”。如今都已长大成人,相互的情谊更深了。于是,就在这一年,由陆游的父亲向唐闳提出了这门亲事。并于当年完了婚。唐婉幼年时也喜欢读书,后来又能写诗。她和陆游情投意合,因此婚后感情很好,生活得很美满。可是,好景不长,陆游接连的科场失意,引起陆游母亲的强烈不满,竟迁怒于他的新婚妻子唐婉。陆游与唐婉夫妇情深,陆母认为是唐婉导致陆游荒疏学业,考试不利。于是经常对她借故进行严厉训诉。尽管唐婉百般忍受,但总得不到婆婆的宽恕。最后,母亲逼着陆游要和唐婉分离。虽然陆游与唐婉伉俪情深,但终于无法抗拒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的意志,最后被迫与唐婉离婚。
过了一年,陆游的父亲病故,唐婉也改嫁了同乡赵士程,陆游又娶王氏为妻。这就是陆游一生中始终难以忘怀的惨痛遭遇。
到了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南宋王朝为了粉饰太平和笼络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临安举行了两浙地区的科举考试。这一年,陆游已经二十九岁。主持这次考试的主考官陈之茂,是朝廷一位主张抗战,比较正直的官员。当时,秦桧要陈之茂录取他的孙子秦埙为状元,可是当他一份份细心地批阅考卷时,发现有一份试卷的文章写得很好,讲恢复大业,通达流畅,字里行间充满了爱国热情,自己读来也深受感动。后经官员核查字号,是陆游的试卷,就毫不犹豫地把他取为第一。这件事触怒了秦桧。
第二年春天,南宋中央官署六部之一的礼部复试在临安举行。陆游满怀信心地参加了这次进士考试。他觉得这次考试比上一次写得要好些,对恢复失地,坚持抗战的议论也发挥得比较透彻。他以为这一次能够取得功名,就可以得到为国出力的机会了。可是,事与愿违,发榜的告示贴了出来,他落榜了。
原来,陆游这次考试的成绩很好,名次又列第一,但等到录取名单上报以后,秦桧一眼看到陆游的名字,立刻触动了他的旧恨,公然把陆游的名字剔除了,把自己的孙子秦埙列为第一名,并且扬言说:“陆游这份卷子触犯了朝廷议和,幸亏被我发现除掉了。但是,去年怎么能够考到第一名的呢?一定要查办主考官陈之茂。”不过,第二年十月,秦桧死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陆游遭受这次打击,回到山阴家里,心中感到非常悲愤,同时也很苦闷。这年春天,陆游独自到禹迹寺南的沈氏园(在浙江绍兴)去游览,偶然间见到了唐婉、赵士程夫妇,心中感到无限悲切,他不愿再增添唐婉精神上的痛苦,便悄然离开。唐婉叫家僮给陆游送去酒菜致意。陆游体会到唐婉一片深情,举起酒盅,一饮而尽。酒入愁肠,更使陆游感到愁怅哀怨。他于是便提笔在园内墙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词:
红酥手、黄 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题写完了,怀着抑郁感伤的心情离去。唐婉来到园墙边,读着这首情意真挚,深切沉痛的词作,满怀哀愁。她回到家中,不由自主地吟诵着这首词,一种凄苦的情绪涌上心头,她举笔和了一首同样调子的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在这首词里,深刻地揭示了她内心的哀怨和痛苦,同时又对破坏美满婚姻的封建礼教表示了强烈的控诉。唐婉自从写了这首词以后,忧郁成疾,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这一幕婚姻悲剧,在陆游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四十年后,在陆游七十五岁的晚年,重游故地,登楼远眺,触景生情,想到青春时的这一幕,还犹自伤感不已,写下了《沈园》诗,怀念唐婉的深情,抒发内心的伤痛。从这个悲剧里,我们可以看到,以功名为目的,以科考为中心的封建教育制度的罪恶。它反映了旧的教育制度对真诚爱情的摧残,缠绵悱恻, 一往情深,成了一曲千古绝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