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人心,优势尽失
公元前43秋,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在北意大利波伦亚附近会晤,达成协议,共同执政,于是开始了“后三头”同盟统治罗马的时期。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屋大维与安东尼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二人分裂已成定势。但此时绥克都斯·庞培的势力在迅速扩展,为对付后者,屋大维不愿与安东尼关系破裂,便在公元前40年与安东尼达成新的协定,并重新划分了“三头”管辖的地盘。按照协定,安东尼到东方进行帕提亚战役去了,而屋大维却在内部扩大势力,在战胜绥克都斯·庞培之后,又与罗马贵族、富豪和解,剥夺了“三头”之一雷必达的军权。从此,屋大维就全面地投入到对付安东尼的准备工作中去了。安东尼在埃及与埃及女王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结婚,并将自己东方行省的一部分赠给她和她的子女。公元前32年1月1日,后“三头”权限期满。屋大维采取行动,用罗马元老院和人民大会的名义,剥夺了安东尼的权力,并以侵占罗马人民财产为由,出兵讨伐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实际上其芒头指向的是安东尼。公元前31年,双方在阿克提门进行了一场决战。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和安东尼率领他们的联军19个兵团,约7万人,战马万余匹,海军共8个支队,每个支队有60艘战船,有13万人,陆海军共约20万人集结在伊洪利亚海岸。屋大维指挥8万步兵、万名骑兵迎战,与此同时,屋大维派他的部下阿格里巴率400多艘船只、越伊洪利亚海迂回到安东尼他们背后,计划在阿格里巴船队打击安东尼的补给线时,屋大维同时奇袭安东尼陆军主力所在地阿克提门。但由于安东尼他们的舰队大部分都在伊洪利亚海面抛锚待命出击,并且派出许多侦察船监视屋大维的活动,因此,屋大维的计划落空了。在此情况下,屋大维便在阿克提门北面占领了一个阵地,并抓紧时间构筑了要塞工事,与安东尼军对峙。此时,阿格里巴所率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攻占了劳卡斯,接着占领了派特拉和科林斯,切断了安东尼与伯罗奔尼撒的联系,使安东尼几乎处于被包围的状态。在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的建议下,安东尼开始准备突围。安东尼的舰队分左中右三部分成一定形驶出了港口,史列奥帕特拉七世的一个支队紧随其后。屋大维的舰队也分三部分与之相对,双方都开始迂到敌人侧翼,使得舰只互相接触,展开了激战。激战刚开始,安东尼的旗舰被对方用铁钩钩住,于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格斗。安东尼舰队的另两部分见状突然向港口后退,却被克列奥帕特拉的支队挡住了去路,于是,后退的许多舰只举桨向屋大维投降。安东尼见状只好放弃旗舰跳到另一艘战舰上去,跟着克列奥帕特拉冲出重围逃跑而去。剩余的舰只全被屋大维舰队包围,屋大维用火攻的方式焚毁了安东尼的舰队。此时安东尼的陆军也投降了屋大维。安东尼从此销声匿迹。
安东尼与屋大维的争夺、决战,他的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这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策略的一系列失误。当“三头”中的雷必达势力开始下降,而绥克都斯·庞培在扩充实力时,屋大维就看到有利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屋大维就暂时与安东尼缓和矛盾,把安东尼“挤”到东方,意大利就只剩下了一个敌人,即绥克都斯·庞培,从而使屋大维能够迅速加以消灭之,继而剥夺雷必达的军权,确立自己独尊的地位。如果此时安东尼策略正确的话,或联合绥克都斯·庞培,或联合雷必达,那么,胜败很能预料,然而,安东尼却选择了东方,选择丧失自己政治优势的地方。而在埃及,安东尼轻率地把东方行省一部分赠予克列奥特拉七世,这在他与屋大维激烈斗争时期是授人以柄的下策。而屋大维正是利用了他的这一下策,使罗马人对安东尼产生强烈不满。而且,屋大维利用人民对安东尼的不满情绪,将拥护安东尼的元老驱逐出罗马元老院,赶走两名拥护安东尼的执政官,使安东尼在罗马统治权中的地位受到威胁。不但如此,屋大维还将强行从贞女手中得到的安东尼遗嘱公布于世,遗嘱中说到安东尼死后要在亚历山大城与埃及女王合葬在一起。这个遗嘱一公布,马上使罗马人对安东尼的不满变成了愤怒,仇恨,认为如果安东尼得势,会将整个意大利都赠送给埃及。这样,安东尼在罗马名誉扫地,人民都倒向屋大维一边,屋大维乘势用元老院和人民大会的名义,剥夺了安东尼的权力。屋大维充分地利用了这种形势,在进攻安东尼前和安东尼决战时,屋大维大造舆论,声称只出兵讨伐侵占罗马人民财产的克列奥帕特拉七世,而不是讨伐安东尼,这样一来,既赢得了国内人民的支持,又赢得安东尼军队的同情。因此,在决战一开始,安东尼的海军,特别是陆军几乎没有进行多少反抗,便投降了屋大维。可以说,安东尼的失败不是由于战争失利而失败,而是由于其策略、行为不当,丧失人心而失败。虽然安东尼在一系列战事中表现出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但他却是一个蹩脚的政治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