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之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陶渊明饮酒之失

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在他五十一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责子》,诗中写道: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从此诗中,我们知道,陶渊明有五个儿子,但都不很聪明,非但不聪明,且都有些痴呆。老大、老二十五、六岁,正是束发读书之年,但都懒惰不好文术,令陶渊明失望。老三、老四十三、四岁,竟连简单的数字都不认识,可见其浑沌难教。老五将年九岁,每天只知道吃,其他恐怕什么都不懂。此诗一些地方可能有夸张,但系陶渊明亲口所说,事实大体可信。

陶渊明本人学养丰厚,志向高远,其妻翟氏也与他志趣相合,非常贤慧。五个儿子为何竟这样“不成气候”呢?陶渊明归之为“天运”。其实,据现有材料,我们可以大体推测其原因的。

我们知道,陶渊明“性嗜酒”,而且酒量很大。据其自传《五柳先生传》说,他每次喝酒,必定大醉方才尽兴。遇到好酒,每天都要喝,而且一定要喝醉,醉了以后就写诗言志。殊不知,这样长期的饮酒生活,使他创作了不少“篇篇有酒”的得意佳作,也使他的五个儿子那么的不得其意!中国古代医学认为,酒后同房,生子愚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酒精对于男性精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往往造成不育、后代智力低下等等。可惜,陶渊明大概不懂医学,所以他只把自己的情况归之为“天运”。更可悲的是,他为此感到很愁闷,又借酒消愁,“且进杯中物”,而不知道这“杯中物”正是罪魁祸首啊!

文人好酒,历来只传为佳话美谈,不知酒于文人,有功也有过。旷达的陶渊明对自己的后代无可奈何,尚要吟诗解嘲,只是其中一例而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