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湟
杜 牧①
元载相公曾借箸②,宪宗皇帝亦留神③。
旋见衣冠就东市④,忽遗弓剑不西巡⑤。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⑥。惟有凉州歌舞曲⑦,流传天下乐闲人。⊙【注释】
①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生活很不得意。后曾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诗风俊爽,直追盛唐。《全唐诗》存诗八卷。
②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为宰相,曾任西州刺史。大历八年(773)曾上书代宗,对西北边防提出一些建议。借箸:为君王筹划国事。《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③留神:指关注河湟地区局势。
④“旋见”句:指大历十二年元载因事下狱,代宗诏令其自杀。东市:代指朝廷处决罪犯之地。《汉书·晁错传》:晁错在汉景帝时任御史大夫,对削藩定边提出不少建议,但景帝听信谗言,仓促下令杀了他。行刑之日,“错衣朝衣,斩东市。”
⑤弓剑西巡:指帝国以武功安定边防。“不西巡”则指不恤边事。《水经注·河水》:“阳周县桥山上有黄帝冢。帝崩,唯弓剑存焉。”《唐会要》:宪宗于元和十五年正月驾崩,年四十三。此句与第二句关联,言宪宗未及实现安边计划就去世了。
⑥“牧羊”两句:《汉书·苏武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此借苏武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
⑦凉州:本唐王朝西北属地,安史之乱中,吐蕃乘乱取之。李唐王室出自陇西,故偏好西北音乐。
⊙【诗本事】
河湟指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唐时是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湟水是黄河上游支流,源出青海东部,流经西宁,至甘肃兰州市西汇入黄河。《唐书·吐蕃传》曰:“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调平叛,吐蕃乘机进占了河湟地区,对唐朝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杜牧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热切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侵侮,因此对收复失地极为关心,先后写了好几首诗,《河湟》便是其中的一首。
⊙【赏评】
本诗写边地难收的惆怅。前两句引历史事件,写作者对元载及宪宗未能收复边地的遗憾。作者先用“借箸”及“留神”,写元载及宪宗都有收复边地的志向。第三句用“衣冠就东市”引汉代晁错的故事指元载被杀的可惜,第四句用“遗弓剑不西巡”引黄帝乘龙成仙的传说,指宪宗之死,并暗示其慕求神仙,求长生之术。而“旋”、“忽”两字则透露出作者对二人之死的深深惋惜。
颈、尾两联由历史回到现实,写两种人对边地丢失的不同态度。表达出作者对痛失边地的深深惋惜。颈联写丢失掉的疆土中的百姓处于异族的统治之下,身穿异族服装,但虽已白发,心中永远认为自己是汉臣。尾联写达官贵人不想着收复失地,却醉心于享受边地流传来的乐曲。一个葵藿向日,一个醉生梦死,两者对比,愈显出作者对边地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愤恨。
全诗谈史论今,多用对比,语气平淡旷达,但格调深沉悲壮,耐人寻味。
⊙【诗评选辑】
①明·杨慎《升庵诗话》: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惟杜牧之为最。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
②宋·吴可《藏海诗话》:小杜《河湟》一篇第二联“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极佳,为“借箸”一联累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