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力子《时代潮流》原文|注释|赏析
欲顺应时代潮流者,必须有历尽艰苦备受疑谤而不辞的精神。
我这句话或者有人要怀疑,以为既已顺应时代潮流,那便应如顺水推舟,无往不利,功成名遂,众论咸归,还有什么艰苦和疑谤呢。不知就顺应时代潮流最后的结果而讲,固然应当如此;但在正进行的程途中,尤其在开始进行的时候,便必然遇着种种艰苦,而且疑谤之来,也决无从避免。明明是一条进化的轨道,但前进尚有许多荆棘。你要举步前进,爱你的必牵裾曳袂,说这条路是很危险的,走不得的,还是走旧路的好;仇你的更要说你别有野心,率众人而共入歧途。由专制而立宪,由君主而共和,在今日看来,是最顺应时代潮流的一件事了;然而无论在那一国里,首倡这种运动的人,多是与牢狱为缘,甚至牺牲生命,暴徒乱党的头衔更是推辞不掉。时代潮流是永远前进的,所以在每一个时代,总有预察潮流所趋的人,而以反抗此因袭的社会为顺应潮流的手段,“乱党”之后,又有“激党”,理正在此。
(1924年6月28日上海《民国日报》)
赏析 邵力子是一个政治家,国民党的元老。他这篇短短的杂感,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提炼,也是他自己从事政治活动切身体会的总结。篇幅虽短,而含义深刻,有很大的折服人的力量。文章所论述的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革命意义的问题:要顺应时代潮流,就必须有“历尽艰苦备受疑谤而不辞的精神”。这在那时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恐怕也还是如此。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历史规律。因此,这篇文章也就有着久远的意义。
文贵简练。这篇短文的凝练和概括确实令人赞赏。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接着用两大句话加以理论的说明,用两大句话举出事实加以论证。最后一句话说出结论。所举事实,既有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也有历史的遗迹。那结论,既照应文章开头的论点,又含蓄而发人深思。所谓“乱党”和“激党”之名,不就是“疑谤”吗?作者曾是《民国日报》的主持人。要在报纸上发表长文章,自不会有什么困难。但作者似乎不愿多说一句话,多用一个字。每一句话中都凝铸着可以解释一大篇的内容。对“时代潮流”这样一个大题目,作者仅用了300多字,这真可以说是“惜墨如金”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风范和时代的风尚。如果作者没有深刻的思想和简朴的性格,不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而是一个浮浅的“坐而论道”者,就不会写出这样干脆的作品。在那样一个风雷激荡的时代,人们自然会喜欢这种言简意赅的短剑式的文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