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霖·[双调] 清江引
钱霖
梦回昼长帘半卷, 门掩荼蘼院①。蛛丝挂柳棉,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
【注释】 ①荼蘼: 蔷薇科植物, 初夏开花,花单生, 白色。 又作“酴蘼”。
【鉴赏】 钱霖,字子云,松江人。即上海市松江县人。天历,至顺年间(1328—1332) 弃俗为黄冠(即道士),更名抱素,号素庵。此曲应该是他弃俗为道期间的作品。
此曲抓住“梦回” 后刹那间的见闻和感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山中幽居,初夏花鸟、人物的风俗画,透露出烟霞隐士闭门幽居、弃绝尘事、无意争春的情怀和惜春的心情,风格十分淡雅。
“梦回昼长帘半卷”,作者开篇即从“梦回” 落笔,接下来全是“梦回” 之后的瞬间所见、所闻、所感。“昼长” 是梦回之后的所感。大白天闭门酣睡,一觉醒来,尚嫌“昼长”,这种生活已隐隐透露出烟霞逸客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 主人公在睡眼迷蒙中, 看到荆帘半卷, 柴门半掩, 荼蘼院中群芳已谢,只有屋檐下殷勤的蛛网,挂出几片柳絮,在风中摇曳,它似乎善解人意,正竭尽全力为主人挽留住最后一丝春意; 落红遍地,乳燕低飞,它们正忙着用小嘴衔起那粘泥带尘的花片,去梁上垒筑香巢。忽然,一声悦耳的莺鸣,惊搅了凝神静观的主人公,他终于恍然省悟: 啊,可爱的春光到底已经是远远归去了啊! 黄庭坚《清平乐》: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正是黄莺的啼声惊破了主人公的酣梦,又是黄莺的鸣啭告知了春去的消息。古诗有“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里也一样,主人公不计春秋时序,全凭柳棉、燕嘴、莺鸣向他提醒,而主人公的无限爱春、惜春之情,也从中隐隐透出。
此曲通篇写景,然而却内涵丰厚,言简意远。读者从“梦回” 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仅能看出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惜春爱春的逸士情怀,更能看出作者无意争春的生活态度和心志高洁的个性品格。作者将自己幽居的柴院取名为荼蘼院, 想必院中正绽放着素雅洁白的荼蘼花。 苏轼有《酴骾花菩萨水》 诗: “酴骾不争春, 寂寞开最晚。” 在此, 作者单举院中的荼蘼, 不仅仅是与 “昼长” 的夏季时令相呼应, 更重要的是借荼蘼寄托他不屑与群芳争奇斗艳、取宠媚众的高洁个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