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夜泊别友人》言情赠友诗歌
黄鹤楼前日欲低②,汉阳城树乱乌啼③。
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本首七言绝句抒写不忍离别友人之情。就内容而言,虽然陈旧而常见,在写作方面却能陈中出新,旧中见奇。
黄鹤楼、汉阳城,都在诗人即将离别的夏口附近,又是历代骚人墨客吟咏的名胜。诗人借助它们写景抒情,既突出了夏口别友的地方特色,又创造了自然浑成,耐人寻味的意境。伫立“黄鹤楼前”,自然会想到仙人乘鹤离去的神话,产生人去楼空的意念。“日欲低”的实景描写,渲染了黯然伤别的氛围。“汉阳城”,在夏口西。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 诗中,曾借助 “汉阳树”,表达过羁旅他乡的愁思。不过,崔诗写的是望中所见;本篇写的则是耳中所闻。“乱乌啼”,以日暮时分群乌飞归树巢时纷繁的鸣叫,衬托了诗人心绪的烦乱不安。第三句“东游客”三字,点明诗人将别友东去; “孤舟”,写出了诗人离别友人时的孤单寂寞。末句的“恨杀长江不向西”,形象生动,内涵深厚,是极为难得的抒情妙语。诗人将乘舟沿江东下,在夏口与前来送别的友人依依不舍,不忍分离。但是,他不说自己不愿离去,却迁怒于向东奔流的大江,怨恨它不向西流,使自己不会离友东去。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奇思幻想。然而,这超越常理的怨言,正好表现了诗人同朋友别离之难堪超越了一般的别离。此时此刻,他“意夺神骇,心折骨惊” (江淹《别赋》 ),悲伤的感情已非理智所能驾驭了。不言而喻,两人的友谊是无比诚挚的。
李梦阳是明代复古“前七子”的代表,文论和创作虽一般存在着模拟古人的弊病,但是也有一些堪称佳制的诗歌。沈德潜《明诗别裁》卷四说,他的“七言古,雄浑悲壮,纵横变化,七言近体,开合动荡,不拘故方。”由本篇也可窥其一斑。
注释
①夏口: 此指夏口城, 即今武汉市武昌。 ②黄鹤楼: 相传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 (232) , 故址在今武昌蛇山的黄鹤矶头, 即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处。 《环宇记》载: “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 故号为黄鹤楼。” ③汉阳城, 即今武汉市汉阳。汉阳城树: 即汉阳城的树木, 化用唐代崔颢《黄鹤楼》的诗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