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挈妇将雏离开华州(今陕西华县)暂住秦州(今甘肃天水)时写的。秦州在长安西七百八十里,唐时为西域通道上的要冲,驻有重兵。杜甫有弟四人:颖、观、丰、占。只有占和他在一起,后又跟随入蜀,其余各人散处四方,消息时通时绝,这就增加了杜甫对他们的思念。他前后写给兄弟的诗有十五题共二十四首。这些诗大多真诚恳挚,哀切动人,反映了杜甫深厚的骨肉之情。本篇是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这两句写在秦州的所见所闻,是异乡忆弟之由。乾元二年三月,叛将史思明杀安庆绪,四月,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兵锋所指,东都洛阳岌岌可危,全国形势十分严峻,甚至远处西陲的秦州也警备森严。每天黄昏,驻防军营中响起的鼓声尚未停歇,路上的行人已经绝迹。而且边地秋早,在这空寂的州城中,夜晚能听到的只是孤雁的哀鸣。兄弟古有雁行之称,兄弟分散,无异孤雁离群,如今杜甫的一家大小虽然已经团聚,而兄弟却分处于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正在战火即将烧及的洛阳左近,此刻听到孤雁的哀鸣,如何不感物伤心,远念亲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写节候,写月色,实际是写相忆之深。点明节候,本来可以直接地说今夜是白露,但诗人却别出心裁,用“露从今夜白”这样的语句来表示。这分明是为了满足律诗中的对仗要求,使它和下句“月是故乡明”构成铢两悉称的一联。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借助露必生于深夜的自然现象,通过今夜见露且知色白的叙述,来表现他思亲之久,直到深夜。再看天宇,此际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诗人觉得正和故乡的月色一样光明皎洁。故乡是内涵极其丰富的语词,一提起故乡,首先就会想到老家的父母兄弟,也会想到相知的亲朋邻里,熟悉的山川城郭,以及在那里发生的一切悲欢离合。现在诗人情不自禁地拿故乡的月色来相比,显然在这异乡的月明之夜,故乡的一切正如海如潮,在他心头翻腾。而我们也就在这里体会到诗人对月思亲的真切和深沉。
以上四句是写景,景中寓情,实际已把月夜忆弟的意思都说到了,但是诗人内心的痛苦还没有说尽,他还要写。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两句是分别由“有” “无”两字领头组成的,语气异常坚决,感情十分激动。兄弟存亡未卜的苦痛,老家荡然无存的哀伤,一齐迸发,简直是失声的嚎啕,绝望的呼叫。而这也是在安史之乱中千万人民共同的悲惨声音。至今读之,犹堪一哭。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两句是诗人在哀痛宣泄后,面对现实作出的无可奈何的冷静估量。在这以前诗人曾给兄弟们寄过好多次信,也许是因为路途遥远,也许是因为兵戈阻绝,都没有收到他们的回信,从而使诗人悬悬不已。如今自己从华州到秦州,愈走愈远了,战乱是战鼓惊天,烽烟匝地,愈演愈烈了,以后要想得到兄弟的消息就愈来愈困难了。诗人面对着这无法改变的现实,只好怀着这种永远不能消除的忧虑,叹息着结束这一诗篇。
只“一雁声”便是忆弟。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无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王嗣奭《杜臆》卷三)
《月夜忆舍弟》之悲苦,后四句一步深一步。(吴乔《围炉诗话》卷二)上四,突然而来,若不为弟者,精神乃字字忆弟,句里有魂也。“书长不达”,平时犹可,“况未休兵”,可保无事耶?二句从五、六申写。不曰月傍,而曰“月是”,便使两地皆悬。(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