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卢汝弼》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卢汝弼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这首边塞诗篇幅虽然短小,境界却极为开阔;虽为晚唐之作,且以“怨”字名篇,却洋溢着豪情壮志,大声镗鞳,作盛唐之音。

诗的前两句就勾勒了极度严寒下戍边将士艰苦卓绝的生活画面:北风夹着雪花,象刀箭般穿透了身经百战、刀瘢箭痕累累的卫戍将士的身躯,长城边饮马留下的水窟早已结冰,寒冷彻骨。北国严寒,多暴风雪,当年岑参就写过: “九月天山风似刀”、“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等句,气候的严酷可见一斑。卢汝弼用一个“透”字——寒气穿透刀瘢,给人以更强烈的印象。“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本是乐府名句,诗人稍加变化,添上一个“更”字,寒气骤增,境界全出。

后两句写烽火夜烧,敌人夜来偷袭,将士团结一心,奋起守边保国。“一时齐保贺兰山”,歌颂了将士保卫边疆的警惕性和勇敢精神。

这是一曲格调高亢的保卫边疆、反抗侵略的战歌,也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爱国诗篇。从全诗看,前两句在于衬托铺垫,写天气严寒,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英勇顽强,不畏艰苦;后两句写边庭夜警、将士奋起保卫祖国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更加令人赞叹。题名“边庭怨”,却不落俗套,不抒怨情。语言上能用平常的词语表现丰富的情致,除上述“透”、“更”之外,又如“一时”、“齐”也用得很有气势。戍边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抗击敌军夜袭的英雄形象十分鲜明,还让读者有驰骋想象的余地。无怪乎胡应麟要称赞卢汝弼的这首诗为“语意新奇、韵格超绝”了。

闺情、宫怨,人做得滥熟,此翻作《边庭四时怨》,题甚新,诗自出色。

刀瘢,身上旧刀伤处也,见已拼死从战阵上过来。刀瘢畏冷,朔风对面,吹雪而来,直透刀瘢,有入骨之痛楚。(徐增《说唐诗》卷十二)

冰冻恐胡马踏冰而来,所以急于防守。(沈德潜《唐诗别裁》)

如此朔风严寒,戍役之苦,夜半不息,哀怨之情,溢于词外。(黄叔灿《唐诗笺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