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淮边虏未归,诸生合疏论危机。
人材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未可非。
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
还朝此段宜先及,岂独遗经赖发挥。
这首诗写于入蜀之前的乾道六年(1170),时诗人四十六岁。诗是写来给友人送行的,共两首,这是第二首。友人姓芮,名晔,字国器,浙江吴兴人。芮国器赴京将担任的职务是国子监司业,官六品,是国子祭酒的副职,掌管太学事宜。也就是说,未来的工作任务是负责管教当时最高学府里的太学生。
诗首联不谈当前,而是追忆往事,记的是六年前爆发于太学生中的一场反对妥协投降的爱国运动。“淮边”,指淮河南岸一带;“虏”,指金兵;“疏”,给皇帝上奏疏,此为动词,应念去声。孝宗隆兴元年(1163),主战的将领张浚率师北伐,而朝中力主妥协和戎的大臣汤思退等从中破坏,致使北伐失利。次年十月,金兵大举渡淮南侵。十一月,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不顾朝廷禁令,联名上疏,论汤思退等排挤主战将领,撤毁边防,祸国殃民,要求朝廷斩汤思退,窜逐其党羽,任用主战派。这一大义凛然的举动,引起了朝野的震惊,褒贬纷纭,莫衷一是。六年前的往事,为什么在眼前送人之际提及? 这对送行诗来说,似乎离题,因而反显得醒人耳目,发人深思。但一经思索,内在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友人将赴太学,事件出于太学,所以才从产生于太学的历史事件切入。颔联和颈联,就首联所写历史事件大发议论。七律的颔、颈二联,一般都要使典用事,诗人在此却不用一个典故,明白道来,情辞恳切,在工整的属对中,表达了自己堂堂皇皇、光明正大的观点。对六年前学生高涨的爱国士气赞誉有加,希望朝廷和太学的官员们多多忧虑人材的衰落、士气的消沉,而不要对崭露头角的爱国的太学生员们妄加非议。如果说,颔联还是就具体事件所发的议论,那么,颈联则更推进一层,使议论具有普遍性哲理性了。当代文学评论家冯至在全国第二次文代会发言中,就引用了“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一联,认为它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具有民主精神的范例。“公论”,即今所谓舆论;“久”即持久。万事总会过去,公论却能久存,因此,诗人热切期望朝中诸贤能顺应民心,不忤众愿。尾联才扣送行之题,希望友人在还朝述职之时,向朝廷陈奏上述意见,在太学中发扬正气,倡导爱国热情,保护太学人材,把这些作为首要任务,育人先于教书,而不仅仅只是传授学问、发挥前哲留下的经书中的奥义。六朝以来,诗歌是社交的必需品,文人送往迎来,几乎必不可少,而往往都是“牵率应酬”,充满着虚文客套。有真实而深挚感情的,已为数无多;有充实思想内容的,更属少见。而陆游此诗,不祝友人一路顺风,不贺友人青云直上,而将深厚的爱国内容注入诗中,在应酬诗作中充满拳拳的爱国抗敌之情,实属难能可贵。用判断句表明对事物的态度,就是道地的以议论入诗,但由于此诗写出了议论藉以产生的具体背景和环境,议论中又具有哲理意味和强烈的感情倾向,所以仍不失为一首能给人启迪、令人感奋的好诗。全诗不用典,结构上也较新鲜,一般七律都是四四体,在颔联和颈联之间转折,此诗却是六二体,颔、颈二联紧相承接。这些,也都体现了陆游在七言律诗形式上的创新精神。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