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董以宁
黄河经北徙, 千里背淮流。
远树烟中暝, 荒城天际浮。
人归二三月, 南去一孤舟。
何处王孙钓? 伤心古渡头。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指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淮阴)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漂母称韩信为王孙,相当于称公子,是一种尊称。
董以宁是江苏武进人,这首诗写他渡淮河南归时的所见所感。
黄河下游古时经常决口,造成洪水泛滥,河道也因此迁徙不定,历史上较大改道达二十六次之多。南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从河南省兰考县北铜瓦厢向东,经江苏省徐州、淮阴等市县,夺淮河直达黄海。后来到明、清之时,黄河又在铜瓦厢缺口,向北夺大清河至山东省利津县直达渤海。诗人一进入淮河,就目睹了这种变化:“黄河经北徙,千里背淮流。”原来夺淮河入海的黄河已经迁徙了,千里滔滔地背向着淮河向北奔流。这是当时地理上的一个很大变化,是诗人首先关注的。
黄河虽然向北迁徙,但它经过黄土高原所挟带的大量泥沙曾经淤积在淮河之中,对淮河流域的生产造成损失,给淮河两岸人民带来灾难。“远树烟中暝,荒城天际浮。”诗人放眼遥望淮河,只见远处的树木遮蔽在烟霭之中,现出一种昏暗的样子;两岸的城市十分荒凉,好象在天边飘浮。这就是当时的淮河与黄河分流后的情景,给人一种萧条、灰暗的感觉。
诗人渡淮时是在农历二三月之际,节候已属春天,本当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季节。但是,在诗人的笔下没有见到这种美景。“人归二三月,南去一孤舟。”他在这没有春意的春天里,独自乘着一艘小船,孤孤单单地沿着淮河向南归去。坐在船上的诗人,心情是寂寞、惆怅的。
小船沿着淮河向南漂流,经过淮阴城下。这时,诗人很自然地想起了出生在这里的著名历史人物韩信。韩信贫贱时曾在这座淮阴城下钓鱼,饿得连饭都没有吃,有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妇女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当了大将,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功成名就,封为楚王。到了这里,诗人不禁发出感叹:“何处王孙钓?伤心古渡头!”当年垂钓的韩信现在在哪里呢? 现在只有这个古渡头令人伤心悲痛! 为什么诗人见到这个古渡头就伤心悲痛呢? 他是为才华出众的韩信早年在受屈辱而伤心悲痛呢,还是为自己生不逢时、不能象韩信那样遭遇明主而伤心悲痛呢? 诗人没有明白说出,读者可以自己去想象。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在前四句景物描写中,已含而不露地寄寓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后四句直接抒情,诗人的感情逐渐明朗地展示出来,以淮阴怀古达到高潮,诗篇就在这抒情的高潮中戛然而止。通过后面的抒情,读者回过头来看前面的景物描写,便能体味出诗人这次渡淮旅程中的忧愁、寂寞、孤独的感情,甚至可以体味出深藏在诗人心中的那种忧国忧民、生不逢时的悲愤。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