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四川省·杜甫西阁》古诗词赏析大全
杜甫西阁,在四川奉节县白帝山西麓,瀼水 (今名草堂河) 之滨,又称奉节草堂,是杜甫当年在夔州的居处。杜甫在此约2年时间,留下了430首诗,是创作诗篇最多的一个时期,如《登高》、《古柏行》、《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都是传诵千古的佳作。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
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
久露晴初湿,高云薄未还。
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诗名]
草阁[作者]
杜甫,作于唐大历元年 (766年)。
[注释] ●草阁:即杜甫在瀼水之滨构筑的草屋。●临无地:因阁在河边,下临河水而无地。●柴扉句:草屋的柴门临水,故不用关闭; 另杜甫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也不必关门,有自嘲之意。●鱼龙句:言水族动物在秋夜均蛰伏于水中。●星月句:指秋光闪烁。●泛舟二句:峡中妇女多撑船,杜甫以自己旅泊多年,体弱有病,容颜憔悴,故言对舟妇而怀惭。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名]
秋兴八首 (选一)
[作者]
杜甫,作于唐大历元年 (766年)。诗人由秦入蜀,已过37年漂泊生活,当此秋气萧飒,自然要触景伤情。此诗的中心思想是故国之思。
[注释] ●玉露凋伤:即秋天寒露已使树木凋落之意。●巫山巫峡: 点出地点。长江三峡在当时又可通称巫峡,因其间有著名的大巫山,盖因山为名。●江间二句:极写景物萧森阴晦之状,自含勃郁不平之气。兼天涌,形容波浪蹴天。●丛菊二句: 感叹身世的萧条。杜甫去秋在安安,今秋又在夔州,从离成都以后算起,故说“两开”。他日泪,犹言前日泪,乃是流了多年的老泪。杜甫把回乡的希望寄托在一条船上,然而这条船却总是停泊江边,开不出去,故曰“孤舟一系故园心。”●催刀尺:为裁新衣。急暮砧,为捣旧衣。处处催: 见得家家如此。言外便有客子无衣之感。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诗名]
咏怀古迹 (五首之一)
[作者]
杜甫,诗人借古迹以咏己怀。此首怀庾信,却有着较多的作者自伤漂泊的身世感情。
[注释] ●支离东北:流离于东北,即指安史之乱中被俘长安,窜归凤翔,贬官华州,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等。●漂泊西南: 指入蜀后,居留成都5年,流寓梓州阆州1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只叙事实,感慨自深。●三峡楼台:可能指杜甫所居的“西阁”;有人认为是指白帝城; 也有人认为是泛指当地居民之屋。●淹日月:言漂泊之久。●五溪:在湖南与贵州交界处。《后汉书·南蛮传》:“武陵五溪蛮,好五彩衣服。”此处指当地有少数民族。●共云山:是说共居处。●羯胡:既指安禄山,又暗指庾信所处的南朝梁时的侯景。唐玄宗待安禄山恩如父子,封为东平郡王,可是安后来叛唐;梁武帝对北朝魏的叛将侯景也是恩宠有加,封为河南王,后来侯也叛梁。安禄山与侯景均为胡人,叛变后均几乎使唐朝及梁朝覆灭,诗句斥为“终无赖”,是双关语。●词客:既是自指,又暗指庾信,杜甫遭安史之乱,流离东北与西南;庾信值侯景之乱,后被留于北朝,作有《哀江南赋》,两人有类似遭遇,诗句有同病相怜之感。●庾信二句: 明咏庾信,暗自咏。庾信被北朝扣留,长留北朝,达27年之久,所以说“平生最萧瑟”,他入北朝后,词风大变,因“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驰名今古,故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
彩云阴复白,锦树晓来青。
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
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
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诗名]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录一)
[作者]
杜甫,767年3月诗人在夔州由瀼东迁居瀼西时作。
[注释] ●彩云:春云。●云阴复白:正是细雨时景。●锦树:春树。●身世二句:上句说老,下句说穷。身世之事,一无所成,唯一的成就便是一双蓬鬓;天地之大,一无所有,唯一的财产,便是租来的草亭。●哀歌二句:上句言哀歌不能长,下句言沉醉不愿醒,因为统治者充耳不闻。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诗名]
阁夜[作者]
杜甫,此诗也是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诗人从几个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
[注释] ●阴阳:指日月。●短景:冬季昼短,故云。景,日光。●天涯:远离故乡的意思。●霄:雨雪初晴。●五更句:五更夜尽,听到军队悲壮的鼓角声。●星河句:写三峡的星辰与银河的投影摇晃不定。●野哭句:是说从千家野哭中听到了战争的声音。当时蜀地正发生崔旰之乱,军队互相残杀。●卧龙跃马:见前“白帝城篇”中诗注。●人事句: 叹自己的亲朋音信全无。
鼙鼓渔阳势欲奔,吞声野老下夔门。
青山一带围寒骨,茅屋三椽慰旅魂。
邈矣逸怀飘断垒,至今诗色满江村。
菜花蛱蝶啼鹃泪,为报春风护绿城。
[诗名]
草堂遗韵[作者]
王知人,清代沧州人,康熙年间任川东兵备道。
[注释] ●草堂:即指奉节杜甫草堂。●鼙鼓句:指当年安禄山反叛唐朝势力之猖獗。
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吞声句:谓
杜甫辗转流徙到夔州。杜甫自称“少陵野老”,在《哀江头》一诗中有句: “少陵野老吞声哭。”
飘泊谁为浩荡游?当年杜老此淹留。
一朝诗史为唐作,万丈光芒向蜀留。
风雨茅祠仍见拔,云烟瀼宅尚含愁。
艰难我亦栖迟久,试问秋怀得似不。
[诗名]
谒少陵祠[作者]
李调元,字羹堂,号雨村,清绵州人,乾隆进士,历广东学政等官,后因得罪权贵,充军伊犁。
[注释] ●诗史:杜甫的诗使唐朝诗歌创作达到现实主义的最高峰,因此人们尊称为诗史。此处是说他的全部诗作,反映了唐朝的兴衰史,故称诗史。●风雨句:杜甫在成都时曾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此句是说他用茅草盖的祠堂,也被风雨卷拔而去。●栖迟:游息。●瀼宅:杜甫在夔州三迁其宅,此指他在瀼西的故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