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林,即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据《东坡志林》卷一“记游庐山”条载:苏轼于神州元丰七年(1084)五月间,在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今河南临汝)途中,游庐山,作诗共七首,此为其中之一。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无诠释之必要,因为它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有人说它是哲理诗,即便如此吧,其哲理也是平凡的,无非说看问题要兼顾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现象与本质等等。我们以为:这首诗的真正魅力在于景物、情趣、哲理三者的完满融合高度统一。

作为山水诗,写景是第一任务。而这首诗的“绘景”全然没有华丽之辞藻和深奥之典故,只是用寥寥数语,勾出一个大致的甚至是若隐若现的轮廓。“岭”是什么样?“峰”又是什么样?全凭欣赏者自己去想象,想象中又不可忘了按其“远近高低”的不同去变化“岭”和“峰”的不同态势和形象。庐山的景色原本是千姿百态的,细致地描写一物一景,当然也能成为好诗(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但那毕竟是局部,并非整个庐山的“真面目”。而“要识庐山真面目”,必得站在庐山之外从“远近高低”的不同角度,用“横看”、“侧”视等不同方法,去立体地、全方位地、多侧面地勾勒出庐山的全景图。

与其说诗人在写景,倒不如说诗人为读者选择了观景的角度和方法,而“写景”的最后完成,须靠诗人与读者的共同努力。就象是一位爱开玩笑的朋友,诗人在对他的读者(当时的和后来的)说:“我是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了,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即潜台词便是:“我告诉了你们‘识庐山真面目’的方法,你们好自为之吧!”一种机智、诙谐而又不乏亲切的情趣隐约在词句之中。

当然,此诗的“景”是轮廓式的,“情”是隐晦式的,而最显而易见的还是在“景”与“情”的背景之上凸现出来的哲理。换言之,正是因为“景”与“情”的模糊隐约,才突出了“理”的清晰深刻。而个中之“理”,似乎并不仅仅限于看问题要全面,要远眺要鸟瞰,或者说要多角度、多方位、多元取向;而且还包括心胸的开阔、眼光的敏锐和思维的清晰。说到底,这首诗的“理”似乎是无法穷尽的,——这也许就是此诗生命力之强大的奥密之所在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