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李俊民
出京门有感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清人刘熙载论词曾主张“词须情景相融”,他说:“词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齐到,相间相融,各当其妙。”(《艺概·词概》)金代词人李俊民这首《感皇恩》即是用情景相间相融的手法表现自己出京门时的离情别绪的。
这首词的起句以“忍泪”写别情,以“杨花如雪”点明季节。人到伤心极处莫过于落泪,而一“忍”字却把词人的内心痛苦曲折地写出。何况这如雪的杨花,在离人迁客的眼里“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杨花词》)呢?在这天涯离别之际,词人向西远望着天边的碧云和重叠的乱山。此行虽不是西去边塞,但也不能不顿生“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结句“据鞍去也,情凄切!”写词人在凄切悲苦之中乘骑而去的情景,与“忍泪出门”相呼应,道出词人离别京都时的无穷的伤感。词的下半阕专写情感。“一日三秋”是借用《诗经·王风·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一怀人的诗句,设想自己在离别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而“寸肠千结”又把这一离苦别恨写出。下面“敢向青天问明月”数句,是作者对其别离之苦的自我解脱,这种自我解脱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怀。苏东坡《水调歌头》中秋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里说今日之别只不过如这月之“暂圆还缺”。我们又何必自作苦恼呢?结句讲但愿我们的友情永远似月圆时那样明洁,以此向友人告别,也含有苏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意。
这首词上半阕写离情用“忍泪”、“惆怅”、“凄切”,又配以如雪的杨花、天际的碧云、重叠的乱山这些触动离人心弦的景物,极臻“情景齐到,相间相融”之妙。后半阕借用《诗经》中的诗句和东坡中秋词词意,在离愁别苦中自寻解脱,表达了作者胸怀的旷达。此词亦有不足之处,即是在学东坡“以诗为词”上稍觉生硬;以议论入词上略觉显刻。这可能是金代词人的通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