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袁凯·题李陵泣别图》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诗《袁凯·题李陵泣别图》原文赏析

上林木落雁南飞,万里萧条使节归。犹有交情两行泪,西风吹上汉臣衣。

这是一首题画诗。李陵,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是汉时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善骑射,爱士卒,武帝时拜为骑都尉。他曾将兵五千出击匈奴,遭匈奴军八万人围击,陵士卒死伤过半,杀伤匈奴亦万余人,后因矢尽粮绝,援兵不至,归降匈奴。武帝闻知后,竟将其老母妻子全部处死。李陵泣别图,今已不可考,从诗意看来,是表现苏武归汉、李陵与之泣别一事的。

前两句写苏武南归。武帝时,苏武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单于百般招降,武终不屈。匈奴囚禁苏武,置大窖中,断绝饮食,武以冰雪旃毛并食,数日不死。匈奴又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牧羊,不供饮食,武以鼠穴中草实为食,持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汉昭帝即位后,匈奴与汉和亲,汉使曾往匈奴求放还苏武,匈奴谎言武已死去,后汉使诡称汉天子曾在上林苑中射猎,得雁,足系帛书,言武等人尚在某泽中,单于无奈,只得将武放还。苏武在被囚十九年、尽历艰辛之后,终于全节归汉。

后两句写李陵泣别,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被扣押后,匈奴曾使李陵至海上,为苏武置酒设乐,劝其归降,武仍不屈。李陵见其至诚,泣下沾襟,与武诀去。苏武获准将归之时,李陵又置酒贺武,倾吐心曲,“异域之人,一别长绝”,李陵的心情是极为悲怆的。酒宴中李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渡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溃。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泣下数行,因与武诀。诗人题写的这幅画就是以此为题材的。

对李陵其人,历来褒贬不一。李陵归降后,李氏名败,陇西士人凡在李家门下为宾客者,都以此为耻。司马迁则对李陵推崇备至,称李陵“有国士之风”、“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功亦足以暴于天下”、“古之名将不能过也” (《报任少卿书》),后终因陵得罪,被祸受腐刑。李陵归降后,武帝也曾以李陵无救为悔,遣使慰问李陵生还的部下。从《题李陵泣别图》看来,诗人既对苏武的凛然节操肃然起敬,对李陵折节事敌不无微词,但对李陵孤立无援、兵败投降以至身败名裂的不幸遭遇也深表同情。“犹有交情两行泪,西风吹上汉臣衣”,凝重悲凉,其中的涵蕴是复杂的。前人称此诗“颇见风雅”、“词婉意严,李陵之罪自见。‘汉臣’ 二字,春秋之笔” (《明诗别裁集》卷二),似有简单化之嫌。

题画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特有形式。杜甫的题画诗历来享有盛誉,他的题画诗之多,唐人罕有其匹。这首诗将画家、画法、画理完全略去不写,焦点始终对准画面内容,全篇以叙事为主但着重突出李陵的内心活动。苏武全节归汉在始元六年春天,启程的日子则未见记载,估计在头一年秋冬。诗篇以所谓天子射雁的上林木落之时为线索,“万里萧条”、“西风”均由此生发而来。秋风萧瑟,草木摇落,一派冷落悲凉景象,与李陵彼时彼地的心绪融会一体,基调苍凉悲壮。诗篇忠实于原画而又打破原有画面格局,以诗歌之长补绘画之短,重在调动读者历时态的想象,加强了画面的艺术趣味,深化了作品意境,既状物情又发人意,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堪称题画诗的上乘之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