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鸨羽》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先秦民歌·鸨羽》原文与赏析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 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羽,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 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朱熹《诗集传》说:“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此诗。”这一见解是可取的。

诗分三章,每章七句,反复咏叹长期的徭役给征人带来的痛苦。

第一章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两句是说,野雁拍打着翅膀,沙沙作响,落在丛生的麻栎树上。诗人睹物起兴,看到野雁尚能落在树上休息,以比自己连鸟都不如,从事徭役在外,不得休息,从而抒发人不如鸟之慨。所以作者接着写道: “王事靡盬 (gu,止),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三句说明三个问题:其一,说明服役者所从事的徭役官差,是国王直接下达的官差,而且官差繁重,遥遥无期;其二,从“不能艺稷黍”来看,从事摇役的是个农夫,他所时刻关心的是种地打粮,以解决吃饭问题,从而展现了一个勤劳、朴实、自食其力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其三,这个农夫不单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计,而时刻关心的是父母无依无靠,无法糊口。这一方面说明征人的父母已经年老力衰,不能自食其力,需要儿子供养,否则就无法生活;另一方面也说明征人远出在外,关心父母,思念父母的一片孝心。征人虽然想到了这些,但仍置身远方,远离父母,徭役无期,不能归去,因而不禁发出呼号:“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这两句是说,遥远的苍天啊,何时才有安居的地方呢?诗人对天呼唤,希望得到安居乐业之地,正是对繁重的、遥遥无期的徭役的不满与愤懑。

第二、三章与第一章的内容,句式基本相同,以反复抒发不满之情。

全诗通过征人述说常年在外服役,家里田园荒芜,父母无依无靠的叙写,反映了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从而对统治者奴役人民进行了揭露和控诉。

诗三章,每章开头两句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集于苞棘”,“集于苞桑”,起兴作比,一方面说明野雁尚有棲息之处、休息之时、而征人却无安居之所、休息之时,进而揭示了徭役的繁重,心情的痛苦;另一方面野雁所栖是征人亲眼所见,而苞栩、苞棘、苞桑,则是生于荒野,这说明征人从事徭役的地方,正是荒郊野外,这就更增加了荒凉的气氛,恰与征人心情的烦恼孤寂融合起来,可谓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每章开头两句,又与每章结尾两句 “悠悠苍天,曷其有所?”“曷其有极?”“曷其有常?”前后照应,一气贯通,从而突出了征人厌恶徭役,思得其所的情愫。

诗中还运用叠字,以增强气氛。如用 “肃肃”以状声响,用 “悠悠以”状天高,都使人想而可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