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有梅》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诗经·召南》

本诗可说是《周南·关雎》的姐妹篇。《关雎》是男求女的炽热歌唱,此诗则为女求男的大胆呼唤。

三章诗歌以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循序递进,而每章诗歌又明显地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半章一例采用“兴而比”的体式,后半章则都取直述心曲的赋法。

南国产梅。三春过后,梅子黄熟,纷纷下落:“摽(biao,落)有梅,其实七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梅子落地,枝头由七成渐减至三成,终于完全落光, “顷筐(畚箕)塈(xi,取)之”,可以用浅筐来拾取了。这眼前景象触发了诗中青春少女心灵上的强烈震颤。她由梅树上梅子无可挽回的稀落,敏感到自己的年华也将随流逝的时光而无情消衰。青春的脚步无法留住,然而她决不能坐等红颜衰老。她要珍惜这美好却又易逝的青春,主动追求爱情。于是这位年华将过的姑娘,竟不顾一切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求我庶(众)士(未婚男子),迨(趁着)其吉兮。”——追求我的小伙子啊,切莫错过这吉日良辰。多么直率、真诚的呼声。而随着“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求我庶士,迨其谓兮。”——向我求爱的年青人啊,欢乐佳期就在今朝。只要你开口一声我就应承——的叠唱递进,姑娘求爱的心情也就显得更为迫切、亟亟难待。 “摽有梅,急婿也。”(龚橙《诗本谊》)说得不错。

朱熹评述此诗时有一句“惧其嫁不及时”的话(《诗集传》),很可以作为理解本诗时的参考。古代文献记载,古时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过了这个年限就是不及时了。一年当中以秋冬为嫁娶正时,仲春之月为期尽,超过这个月限也算不及时了。为补救男女不能及时嫁娶这个社会问题,《周礼·媒氏》中还载有一则促成婚配的权宜办法:“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由此看来,本诗的作者,可能就是一位过时未婚的姑娘了。

人们珍惜青春、渴求爱情,古往今来有多少诗文作品把它作为吟诵的中心,所歌唱的是人性的觉醒、生命的激情。本诗的永恒价值大概正在于此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