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诗歌《无题》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鲁迅诗歌《无题①》原文与赏析

一枝清采妥湘灵②,

九畹贞风慰独醒③。

无奈终输萧艾密④,

却成迁客播芳馨⑤。

【注释】

①本诗是写给日本著名诗人土屋文明的。鲁迅日记1933年11月27日载:“午后得河内信。为土屋文明氏书一笺云: ‘一枝清采妥湘灵……。’”

②清采: 清丽的色彩,指鲜花。妥:通绥,安抚,慰藉。湘灵:传说中的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后汉书·马融传》唐李贤注:“湘灵,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也。”

③畹:一种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说文》:“田三十亩也。”九畹,极言面积之宽大。《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 贞风: 贞洁的风姿。 独醒,《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王逸注 “独醒”: “廉自守也。”

④萧艾:《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芳草喻君子,萧艾喻小人。

⑤迁客: 被贬谪放逐的人。播芳馨: 传播芳香。

【析】 鲁迅日记1933年11月27日写道:“为土屋文明氏书一笺云:‘一枝清采妥湘灵,……’。即作书寄山本夫人。”山本夫人即山本初枝(1898——1966),笔名幽兰,日本歌人,中国文学爱好者。她侨居上海时常去内山书店,因而于1931年与鲁迅相识,继有书信往来。土屋文明,日本著名诗人,著有《冬草》、《往返集》 等诗集,是山本初枝的老师。

这首诗的条幅是土屋文明托山本初枝转托鲁迅写的。鲁迅1933年11月14日致山本初枝信中有“字近期写好送上” 句,即指此事。

这首七言绝句,是鲁迅在上海处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白色恐怖下过着半地下式的生活时,对左翼作家在反革命文化“围剿”中,坚持战斗的左翼革命文化运动,坚持传播无产阶级革命真理的大无畏精神的热情赞颂。诗作情真意切、慷慨悲愤,耐人吟咏、引人向上。

鲁迅自1930年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缉,隐居上海,多次离家避难。瞿秋白当时也在上海过着流亡生活,曾三次匿居鲁迅家中。国民党特务组织蓝衣社在上海一带进行绑架、暗杀,鲁迅等许多进步的知名人士都上了黑名单。许广平 《鲁迅回忆录》 中 《瞿秋白与鲁迅》一文讲到:1933年7月,“当时白色恐怖弥漫空际,革命组织被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瞿秋白夫妇“因为机关被敌人发觉,约在深夜二时左右”,“来我家避难”。这时,鲁迅仍以多种笔名,继续发表抨击时弊的文章;瞿秋白写了很多篇战斗性极强的杂文,用鲁迅的笔名,由鲁迅投寄上海各报刊发表,进行反文化“围剿”的战斗,并终于取得粉碎文化 “围剿” 的巨大胜利。

诗的首句,诗人以“一枝清采”赞颂着瞿秋白等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家的作品,“湘灵”指的是红色根据地的革命群众,“妥”在这里是作使动词用,是奉献给他们(革命群众),使他们得到慰藉之意。诗的第二句,诗人以“九畹贞风”喻革命文艺,来唤起和安慰“独醒”的人们——根据地的革命大众。这里的“九畹贞风”指的是众多的革命文艺作品,而不是单指某一部。诗的第三句,视腐朽的反动势力为 “萧艾”,予以轻蔑,但承认革命者暂时“输”在敌人的“密”上,而芳草终是在不断散发着芳香的。第四句收束全诗,无限感慨以瞿秋白为代表的革命文艺家们“却成迁客”,但他们仍奋斗不懈,创作、翻译出大量的作品,传播着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知识,这些作品散发着芳草的馨香,致使“萧艾” 们的文化 “围剿” 破产。

这首诗格律严谨,在遣词用句上,多源自《楚辞》,使人们很自然地联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时过两千多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并不比战国时期的楚国好;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仍像当年屈原那样受到疯狂迫害。

鲁迅对《楚辞》深有研究,他在这首诗中贴切地活用《楚辞》中的词语,以烘托全诗悲愤深远的意境,增强诗作的感染力,确是颇费匠心的。

曾有研究者认为,这首诗是为瞿秋白而写的。这种分析虽有一定的根据,言之成理,但未免失之过狭。当时受到迫害的革命作家并非瞿秋白一人,而是包括鲁迅自己在内的一大批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家们。无疑,瞿秋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