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流夜郎闻酺不预》原文阅读|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因安史之乱奔亡蜀地的唐玄宗,被肃宗迎回长安。这时安史之乱虽然尚未平息,但形势已有很大变化。这年,唐军收复长安、洛阳;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庆绪称帝,与史思明发生内讧,史思明带领部下向唐朝投降。肃宗为庆祝上皇 (玄宗) 回长安,下制大赦,对战乱中立功显著的大臣,加官进爵,死亡者予以追赠,并赐酺五日。这就是本篇首句“北阙圣人歌太康”所歌咏的实际背景。

大赦、赐酺消息传到南方时,李白刚受到长流夜郎的处分,从浔阳(今江西九江)踏上流放的征途。这时大约是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本诗大约就是在这时写的。李白当时是一个罪犯,这次大赦和赐酺,他既没有受到好处,相反的还要窜逐到遥远的西南偏僻地方去。钟仪被俘为囚,仍然戴南冠,操南音,眷念楚国;李白也是如此,既关心国运,又眷念唐朝,而且他又在南方被拘囚和流放,处境与钟仪接近,因此他以钟仪自况。李白在浔阳狱中写的《万愤词投魏郎中》 有句云“南冠君子,呼天而啼”,也是以钟仪自比,可以彼此参照。唐朝国势好转,大赦赐酺,固然使人欢欣鼓舞;但诗人却要远窜遐荒,命运乖舛。“北阙”两句使用了整齐的对偶,一边写朝廷歌舞升平,一边写自已垂老投荒,真是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 《梦李白》),可以想象,诗人的情绪是多么凄凉和悲伤!

本篇前两句写事实,后两句则写希望。钧天乐原是天上的仙乐,这里借指大赦、赐酺时宫庭中所奏的乐曲。李白希望这美妙的乐曲,随着风势远吹到夜郎,使他能够听到。实际上,他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到美妙的音乐,而是渴望大赦的恩泽,自己也能受到沾溉,得以免除远窜遐荒的处分。我们读这后两句,应透过表面,领略到这一层意思。对于遥在远方、目前不可能接触的事物,李白在诗篇中往往幻想凭藉风力来达到目标。当他思念长安时,就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当他怀念远贬龙标(今湖南黔阳) 的友人王昌龄时,就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篇末句写法与之相似,只是他不是要自己的思想感情吹向远方,而是要朝廷的恩泽吹到自己身上来。这些都表现出他善于驰骋想象以表达自己激荡感情的特色。

次年,李白被赦东归,回到江夏、洞庭一带。但只是免除了流放,他那施展政治抱负和才能的志愿仍然无法实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