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杂剧编·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
五代时期长期分裂,朝梁暮晋,人民倍受丧乱之苦。赵匡胤文武全才,智勇过人,遂奉命挂印统领三军,浩浩荡荡,前往征讨北汉,军次陈桥驿,部下诸将校发动兵变,拥戴赵匡胤为天子,取代周世宗,定国号为宋。这时吴越、南唐、后蜀、南汉诸王仍扼守险要,负隅顽抗。宋太祖励精图治,不忘天下统一。在一个风雪之夜,扮作白衣秀士,私出禁城,径至宰相赵普府邸访问,共同商议下江南收川广,讨伐诸国大计。他派遣石守信、曹彬、潘美、王全斌等将领分兵四路大举进击,终于收服四国,平定南方,华夏九州重新归于一统,结束了五代长期封建割据的混战局面。
(赵普衣冠引张千捧香桌、书、烛上,云) 某赵普是也。自从做掌书记时,扶佐当今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四方承平。以某有推戴之功,官拜中书大丞相,进封韩王。今夜雪下甚紧,料无人来。张千,你拿过香桌来,点上烛,我读一会《论语》咱。(张千云) 我烧上些香,剔的灯亮亮的。老爹,你慢慢的看者。(正末纱帽常服上,云) 某自从陈桥兵变,众兄弟立我为大宋皇帝。晓夜无眠,恐万民失望,诸国未平。今夜风雪满天,路无行客,寡人扮作白衣秀士私行,径投丞相府里,商量下江南收川广之策。出的这禁城来,是好大雪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光射水晶宫,冷透鲛绡帐。夜深沉睡不稳龙床,离金门私出天街上,正瑞雪空中降。
【滚绣球】 似纷纷蝶翅飞,如漫漫柳絮狂。剪冰花旋风儿飘荡,践琼瑶脚步儿匆忙。用白襕两袖遮,将乌纱小帽荡。猛回头把凤楼凝望,全不见碧琉璃瓦甃鸳鸯。一霎儿九重宫阙如银砌,半合儿万里乾坤似玉装,粉填满封疆。
(正末云) 行了这一会,面前是丞相府了。呀,关了门了。(唱)
【倘秀才】 则见他铁桶般重门掩上,我将这铜兽面双环扣响。(做敲门科) (张千问云) 甚么人敲门? (正末唱) 敲门的是万岁山前赵大郎。(张千云) 这早晚夜又深,雪又大,来作甚么? (正末唱) 堂中无客伴。(张千云) 俺老爹看书哩! (正末唱) 灯下看文章。(张千云) 你来有甚事? (正末唱) 特来听讲。
(张千云) 你要听讲,当往法堂中寻和尚去,你错走了门了。(正末唱)
【呆骨朵】 冲寒风冒瑞雪来相访。(张千云) 有甚么紧急事,你说。(正末唱) 有机密事紧待商量。(张千报云) 老爹,门外有人叫门。(普云) 你问他是谁? (张千云) 他说是赵大官人,有机密事来商议。(普做慌科,云) 快开门,快开门! (普见驾,跪云) 不知主上幸临,有失远接。(张千慌奔走科) (正末唱) 忙怎么了事公人。(普又拜云) 恕微臣之罪。(正末唱) 免礼波招贤宰相。(正末问张千云) 这是那里? (张千云) 这就是俺丞相厅房。(正末云) 怎么使你这般样人? (唱) 正是调鼎鼐三公府,那个是剃头发杨和尚。(普云) 陛下尊坐。(正末唱) 我向坐席间听讲书。(张千云) 老爹,酒食已备,捧上来罢? (正末唱) 你休来耳边厢叫点汤。
(正末云) 夜深人静,张千好生看着相府门者。(普云) 主公,今夜天气甚寒,不求安逸,冒雪而来,却是为何? (正末唱)
【倘秀才】朕不学汉高皇深居未央,朕不学唐天子停眠晋阳。常则是翠被寒生金凤凰,有心思傅说,无梦到高唐。(普云) 主公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不肯逸豫。(正末唱) 这是俺为君的勾当。
(背云) 寡人颇通文墨,试问丞相一问。(问云) 寡人问卿,卿试听者。(唱)
【滚绣球】 既然主四海为一人,必须正三纲谨五常,寡人呵幼年间广习枪棒,恨未曾登孔子门墙。《尚书》是几篇? (普云)《尚书》者上古三坟五典,洪荒莫考。夫子断自唐虞,以典、谟、训、诰、誓、命六体,皆尧、舜、禹、汤、文、武授受之心法。孔安国断为五十八篇。帝王治世之书也。(正末唱) 《毛诗》共儿章? (普云) 夫诗者,古人吟咏性情之大节。有风、雅、颂三经,赋、比、兴三纬。诗有三千,孔子删为三百十一篇。善以为劝,恶以为戒。(正末云) 《礼记》主意如何? (普云) 夫 《礼记》乃汉儒所撰述,杂录古礼之义。盖六经之用,礼实为先,治人事神,无非以礼,日用之间,不可斯须少者。(正末唱) 讲 《礼记》始知谦让。(云) 《春秋》主意如何?(普云) 《春秋》 以褒贬为辞,敦典庸礼,命德讨罪,世道之兴亡可鉴。(正末唱) 论 《春秋》可鉴兴亡。(普云) 陛下法宗尧、舜、禹、汤、文、武,方为圣主。(正末唱) 朕待学禹、汤、文、武,宗尧、舜。(普云) 臣有愧于古之贤相也。(正末唱) 卿可继房,杜、萧、曹,立汉、唐,燮理阴阳。
(正末指桌上书问云) 卿看的是什么书? (普云) 是 《论语》。(正末笑云) 寡人闻童子入学,先读 《论语》,卿何故也看他?(普云) 《论语》 乃孔门弟子记圣人的切要言语,皆治国平天下之要道。臣用半部,佐我主平治天下。(正末唱)
【倘秀才】 卿道是用 《论语》治朝廷有方,却原来只半部运山河在掌。圣道如天不可量,似恁的谈经临绛帐,不强似开宴出红妆,听说后神清气爽。
(普云) 天寒雪大,臣有一杯酒进献,未敢擅专。(正末云) 将酒来何妨。(普叫云) 老妻将酒来。(旦捧酒上) (呼噪科) (正末喝)
【滚绣球】 银台上画烛明,金炉内宝篆香。(普执壶斟酒科) (正末唱) 不当烦老兄自斟佳酿。(旦进酒科) (正末唱) 何须教嫂嫂亲捧霞觞。(普云) 陛下,臣妻与臣乃糟糠之妻也。(正末唱)卿道是糟糠妻不下堂,朕须想贫贱交不可忘。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妻若贤夫免灾殃。(云) 朕得卿,卿得嫂嫂,可比四个古人。(唱) 朕得卿呵正如太甲逢伊尹,卿得嫂嫂呵却似梁鸿配孟光。则愿的福寿绵长。
(正末云) 寡人要与卿商量军国重事,教嫂嫂自便。(旦下) (普云) 陛下深居九重,当此寒夜,正宜安寝,又何劳神过虑? (正末云) 寡人睡不着! (唱)
【荷秀才】但歇息想前王后王,才合眼虑兴邦丧邦,因此上晓夜无眠想万方。须不是欢娱嫌夜短,早难道寂寞恨更长。忧愁事几桩。
(普云) 陛下不知所忧者何事,说向臣听。(正末云) 寒风似箭,冻雪如刀,寡人深居九重,不胜其寒,何况小民乎! (唱)
【滚绣球】忧则忧当军的身无挂体衣,忧则忧走站的家无隔宿粮; 忧则忧行船的一江风浪,忧则忧驾车的万里经商; 忧则忧号寒的妻怨夫,忧则忧啼饥的子唤娘; 忧则忧甘贫的昼眠深巷,忧则忧读书的夜守寒窗; 忧则忧布衣贤士无活计,忧则忧铁甲将军守战场。怎生不感叹悲伤!
(普云) 陛下念及贫穷,诚四海苍生之福。(正末唱)
【倘秀才】 忧的是百姓苦,向玉榻心劳意攘。(普云) 百姓困苦,只因四方多事。今天下太平,民力渐苏矣! (正末云) 一榻之外,皆他人之家也。(唱) 忧的是天下小,教寡人眠思梦想。(普云) 天下虽未混一,南征北战,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末背云) 寡人欲先下江南,且反说,试丞相一试。(唱) 想太原府刘崇据北方,朕待暂离丹凤阙,亲拥碧油幢,先取河东上党。
(普云) 若先伐太原,非臣之所知也。(正末云) 卿怎生说? (普云) 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则弹丸墨子之地,将无所逃。(末云) 吾意正如此,姑试卿耳! (普云) 西川孟昶,金陵李煜,南汉刘鋹, 吴越钱 , 彼各仁政不施, 百姓怨望。 今当选将练兵, 分道南伐,无不成功者。(正末唱)
【滚绣球】卿道是钱王共李王, 刘鋹与孟昶, 他每都无仁政万民失望,行霸道百姓遭殃。差何人收四川?令谁人定两广?取吴越必须名将,下江南宜用忠良。要定夺展江山白玉擎天柱,索问你匡宇宙黄金驾海梁。卿索仔细参详。
(正末云) 兵者凶器,国家不得己而用之。今收平四国,又须众将中选忠良有纪律者,方可安民。卿试定夺如何? (普云) 石守信、曹彬、潘美、王全斌,此四人皆宿有名望,可差他四人去,万无一失。(正末云) 既如此,张千,你传旨去元帅府,速宣石守信等四人来者。(张千下) (四将上,云) 某石守信等是也,见居枢密统军之职,今晚主上幸赵中令宅,差人来宣呼,不免进见咱。来到这相府门 ,令人奏入。(报科,见科) (正末云) 寡人与丞相商议,天下未一,欲差尔等统军前去,收伏四国,速奏凯旋者。(唱)
【脱布衫】 (指曹) 取金陵飞渡长江。(指石) 到钱塘平定他邦。(指王) 西川路休辞栈阁。(指潘) 南蛮地莫愁烟瘴。
【醉太平】 阵冲开虎狼,身冒着风霜。用六韬三略定边疆,把元戎印掌。人披铁甲偏雄壮,马摇玉勒难遮当。鞭敲金镫响丁当,早班师汴梁。
(四将云) 臣等托圣主洪福,马到处成功。仰听神策庙算,指示一二。(正末唱)
【二煞】有那等顺天时达天理,去邪归正皆疏放,有那等霸王业抗王师,耀武扬威尽灭亡。休掳掠民财,休伤残民命,休淫污民妻,休烧毁民房。恤军马施仁发政,广钱粮定赏行罚,保城池讨逆招降,沿路上安民挂榜,从赈济,任开仓。
(郑恩提棒私行上,云) 我闻知主公私幸赵丞相府,一径寻来。陛下召见众将军,做甚么则个。(正末云前事了) (唱)
【收尾】朕专待正衣冠,尊相貌,就凌烟图画功臣像,卿莫负勒金石,铭钟鼎,向青史标题姓字香。能用兵、善为将; 有心机,有胆量。仰看天文算星象。俯察山川辨形状。作战先将九地量,决战须将五间防。昼战多将旗帜张,夜战频将火鼓扬。步战屯云护军仗,水战随风使帆桨。奇正相生兵最强,仁智兼行勇怎当。专听将军定四方,坐拟元戎取乱亡,飞奏边功进表章,齐和升平回帝乡。比及裂士分茅拜卿相,先将这各部下军卒重重的赏。(众并下)
金门: 汉代宫门名,此指宫门。乌纱小帽: 古代官帽名。半合儿:一会儿。杨和尚: 指杨家将故事中在五台山出家的杨五郎。此处用典不合时间顺序。点汤: 宋元时送客点汤,因以为送客之词。末央: 汉代宫名。这里泛指宫殿名。晋阳: 太原有晋阳宫,唐高祖李渊在隋末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傅说: 殷相。传说他隐居傅岩,武丁举以为相,治理国家有方,使殷出现中兴局面。三纲: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 指仁、义、礼、智、信。三坟: 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的书。传说为中国最早的书籍。典谟训诰誓命:《尚书》中的六种文体。心法: 要法。孔安国: 汉代曲阜人,孔子二十一世孙。鲁恭王拆毁孔子故宅,于墙壁中获得《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译读,断为五十八篇。毛诗: 《诗》古文学派。相传为西汉初毛亨和毛苌所传,据称其学出于孔子弟子子夏。三经、三纬: 唐代孔颖达提出风、雅、颂为 《诗经》的“异体”,指反映内容; 赋、比、兴为诗经的“异辞”,指表现手法。“三经”、“三纬”说本此而出。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汉戴圣所作,又称《小戴记》。春秋: 古籍名。孔子根据鲁史编撰而成。房杜萧曹: 古时四个贤相,即唐代的房玄龄、杜如晦,汉代的萧何、曹参。太甲: 商朝君主,成汤之长孙。即位后荒淫无度,被伊尹放逐,后悔过自新,又恢复其位。伊尹: 商代的贤相。走站的: 指在外奔波的差役。刘崇: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后周灭后汉后,他曾于太原称帝,国号北汉。河东: 黄河流经山西,自北向南,黄河以东地带称为河东。上党: 今山西长治县。石守信; 五代后周大将。宋太祖即位后,被解除兵权。曹彬: 五代后周的国戚和大将。投靠宋太祖后,奉命伐蜀和南唐有功,受到奖励。潘美: 五代后周大将。投靠宋太祖后,在历次统一全国的重大战役中,屡建功勋。王全斌: 五代后周任相州留后,归顺宋太祖后,奉命伐蜀中获罪,贬为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九地: 《孙子》所指出的九种欲战之地。即散地、轻地、争地、交地、冲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五间: 《孙子》所指出的五种间谍,即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裂土分茅: 古代分封时,用茅包土分赐给受封的诸侯。
罗贯中以元末明初小说而驰名中外。他的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流传极广,家喻户晓。但他创作的杂剧剧本却知者甚少。鉴赏他的剧作,无疑可以加深对这位中国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的了解。他的杂剧在思想倾向上与小说一致,推崇“忠义”,主张用“王道”、“仁政”治理天下。而且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也惊人地相似:“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 (高儒《百川书志》)。《风云会》属于元杂剧中“演义式”的作品,是根据《宋史·赵普传》和有关史料、传说编撰的,从中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知识,吸取古人的斗争经验和智慧。
第三折通名 《访普》或 《访贤》。全折的人物、时间、地点比较集中,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你休来耳边厢叫点汤”。主要写宋太祖访普来到赵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登上龙位,一上场所唱的一支曲子,表现了他壮志已酬时的满心欢喜和兴奋。然而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仅此就满足了吗?请看他在发迹之前漫游时期面对朝阳随口诌的几句诗吧:“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他要当天子,还要结束五代十国时期封建割据局面,完成统一大业。他喜悦而不陶醉,“冷透鲛绡帐”、“睡不稳龙床”等语明显地反映出他强烈的忧患意识。深沉的寒夜伴随他深沉地思考,于是他“离金门私出天街上”。此时,他眼中之雪,不是凄苦忧愤者眼中之雪,而是象征吉祥的瑞雪。这正好说明他充满了自信与乐观精神。
如果说一曲 【正宫端正好】奠定了全折的精神基调,那么 【滚绣球】 更一步衬托了主人公的精神境界。“似纷纷蝶翅飞,如漫漫柳絮狂。剪冰花旋风儿飘荡,践琼瑶脚步儿匆忙。”尽管风狂雪猛,但作者运用“旋风儿”、“脚步儿”等词把风与雪描写得何等轻快、活泼。如果视此为主人公喜孜孜心情的外射,那么“用白襕两袖遮,将乌纱小帽荡”,简直是他手舞足蹈的写照了。猛回头“九重宫阙如银砌”; 抬望眼,“万里乾坤似玉装,粉填满封疆”。这是主人公心中洁白无暇的一统天下,是他的政治理想的外化。黑格尔指出,艺术理想的本质,就在于“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这幅“天子踏雪图”,可以说在借景抒情,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已达到了情与景的高度和谐。清人李渔阐述艺术虚构在戏曲创作中的重大意义时说:“幻境之妙十倍于真,故千古传之能以十倍于真之事。”(《闲情偶寄》) 罗贯中笔下的雪景,恰切新奇。从自然之景角度去看,给宋太祖顶风冒雪访普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有利于塑造他的感人形象; 从艺术角度去看,它不落俗套,富于浪漫色彩,有力地烘托了戏剧气氛,使意境更加深远。
第二层,从“ (正末云) 夜深人静”到“则愿的福寿绵长”。写宋太祖与赵普谈论四书五经及治国之道。赵普是幽州蓟 (今河北省大兴县西南) 人,在宋朝,官至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960年,在后周任殿前都点检、掌主要兵权的赵匡胤,奉命出兵抵抗契丹,军至陈桥(今河南开封东北),将士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以杏黄龙袍加身。赵匡胤在既成事实面前,接受了七岁的后周幼主恭帝的“禅位”书,建立了宋朝。赵普是赵匡胤登基的开国功臣之一。他青年时学习吏事,少读书。后来宋太祖劝他学习,于是手不释卷。在这一层中,宋太祖考问他有关《尚书》、《毛诗》、《礼记》、《春秋》等问题,他都对答如流。作者还采用了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所载赵普曾对宋太宗说过的话:“过去我用半部《论语》辅佐太祖得天下,现在我准备用半部 《论语》辅助你治理天下。”这实际上写了君臣二人的政治理想,和宋王朝推崇儒教道学的思想路线。鲁迅曾说:“宋朝的读书人讲道学,讲理学,尊孔子,千篇一律。虽然有几个革新的人们,如王安石等等,行过新法,但得不到大家的赞同,失败了。从此大家又唱老调子,和社会没有关系的老调子,一直到宋朝的灭亡。” (见《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第七卷第731页) 宋代加强思想钳制,与胸中缺少学问的赵普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调子是有关的。他虽然对中原的统一做出过贡献,但也对后代历史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赵匡胤在从武夫到政治家的转化中,是受到赵普深刻影响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罗贯中是极力维护和宣扬封建正统观念的,他的思想几乎僵化在儒家的封建教条之中。这是他的思想局限所在。
第三层从“ (正末云) 寡人要与卿商量军国重事”到折末。写宋太祖与赵普商议国家大计,确定先平定南方。赵匡胤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927年,他出生在中州古都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后唐的一个中级禁军头目飞捷指挥使。赵匡胤后来浪迹天涯,在戎马征战中锻炼成为一名智勇双全、具有战略眼光的将才。昔日王朴向周世宗的献策,给他极深印象:“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得江南,则岭南巴蜀,可传檄而定; 南方既定,则燕地必望风内附。”此时先南后北的策略是否可行. 宋太祖正是在举棋不定之时,叩响了赵普家的大门,共同商议完成周世宗未竟的统一大业。据《宋史》载,他自从963年出兵到976年病死,前后用了十三年平定了南方。罗贯中在艺术地再现这一赫赫武功时,并不完全拘于史实。在时间上,他让剧中的宋太祖在访普的同一天选将派兵出征。在派出的大将中,作者只选列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写宋太祖让曹彬“取金陵飞渡长江”; 石守信“到钱塘平定他邦; 王全斌“西川路休辞栈阁”; 潘美:“南蛮地莫愁烟瘴。”据历史记载,南征几乎势如破竹。965年,王全斌伐蜀,五代后蜀国主束手; 975年,曹彬攻下金陵,南唐后主李煜出降; 971年,潘美克广州, 俘南汉国主刘鋹; 976年, 吴越王钱俶带领妻子到汴京入朝。全剧以四国国君入朝觐见,赵匡胤排筵为结。从罗贯中的剧情构思看来,正如鲁迅所说:“艺术的真实,即非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实,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鲁迅书简》第605页)
罗贯中是特别擅长描写战争场面的。所以写本折第三层更显得轻车熟路,有声有色。〔醉太平〕音节铿锵,慷慨激昂,气势宏阔。观之大有虎啸龙吟、风云际会之感。正如明代沈德符《顾曲杂言》所说: 此剧“不特命词之高秀,而意象悲壮,自足笼盖一时”。可以说这是对它语言风格的高度评价。《录鬼簿续编》曾评论罗贯中“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从《风云会》的语言特色看来,他是当之无愧的。
《风云会》采用的是叙述体,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作者在描写访普经过时,用了与剧中正在发生的事能联系得上的穿插点缀在剧中,如宋太祖与张千的调侃,以及赵普夫人敬酒,宋太祖以嫂子相称等情节。这些既是剧情的自然延续,又使剧场气氛变得轻松诙谐,富有生活情趣,避免了使人腻烦的单调感,显示了庄严完整之中的变化。并且通过这点缀,也揭示了宋太祖个人品质中的豁达大度和平易近人。
剧中的宋太祖是一个施行“王道”和“仁政”的理想君主。他晓喻部下:“休掳掠民财,休伤残民命,……沿路上安民挂榜,从赈济,任开仓。”他受将士拥戴,又关心爱护人民,念及贫穷,忧心如焚,认为“身居九重,不胜其寒,何况小民乎!”他心寓四海,不肯逸豫,“思傅说,无梦到高唐”,风雪之夜微服出访。他决心学习禹、汤、文、武,宗尧、舜,从谏如流,选贤用能,终于统一全国。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好皇帝”的形象。作者生当元末大动乱时期,他希望出现一个圣明君主,代元而起,统一华夏,这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表现了他比较进步的思想倾向,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