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杂剧编·徐渭·雌木兰(第一折)
北魏时,黑山贼首豹子皮发动叛乱,拓跋可汗下达军书,征兵讨贼。河北魏郡花弧亦在被征之列,因他年迈体衰,又无子替代,急得无计可施,欲上吊一死。其女木兰,正年方十七,聪明力劲,学过武艺,见此番情景,说服双亲,女扮男装,假冒父名,代父从军。随征东元帅辛平开赴黑山平叛。出征十二年,屡立战功,最后生擒豹子皮,大获全胜,凯旋回朝。木兰辞却圣上的封赏和赐官,驰驿还乡。脱下戎服,换上红妆,仍还女儿身,与校书郎王郎联姻成亲。
(旦扮木兰女上) 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娶过俺母亲贾氏,生下妾身,今年才一十七岁。虽有一个妹子木难和小兄弟咬儿,可都不曾成人长大。昨日闻得黑山贼首豹子皮,领着十来万人马,造反称王。俺大魏拓跋克汗下郡征兵。军书络绎,有十二卷来的,卷卷有俺家爷的名字。俺想起来,俺爷又老了,以下又再没一人。况且俺小时节一了有些小气力,又有些小聪明,就随着俺的爷也读过书,学过些武艺。这就是俺今日该替俺爷的报头了。你且看那书上说,秦休和那缇萦两个: 一个拼着死,一个拼着入官为奴,都只为着父亲。终不然这两个都是包网儿、带帽儿,不穿两截裙袄的么? 只是一件,若要替呵,这弓马、枪刀、衣鞋等项,却须索从新另做一番,也要略略的演习一二,才好把这要替的情由,告诉他们得知。他岂不知事出无奈,一定也不苦苦留俺。叫小鬟那里? (丑扮小鬟上) (木) 小鬟,你瞒过老爷和奶奶,随着俺到街坊上走一回者。(向内买诸物介) (引鬟持诸物上) (鬟) 大姑娘,把马拴在那里? (木) 且寄养在对门王三家。(唱)
【点降唇】 休女身拼,缇萦命判; 这都是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
【混江龙】 军书十卷,书书卷卷把俺爷来填。他年华已老,衰病多缠。想当初搭箭追雕穿白羽,今日呵,扶藜看雁数青天。呼鸡喂狗,守堡着田; 调鹰手软,打兔腰拳。提携咱姊妹,梳掠咱丫环。见对镜添妆开口笑,听提刀厮杀把眉攒。长嗟叹,道两口儿北邙近也,女孩儿东坦萧然。
要演武艺,先要放掉了这双脚,换上那双鞋儿,才中用哩。(换鞋作痛楚状) (唱)
【油葫芦】生脱下半折凌波袜一弯,好些难。几年价才收拾得风头尖,急忙的改抹做航儿泛,怎生就凑得满帮儿楦。(白) 回来俺还要嫁人,却怎生? 这也不愁他,俺家有个漱金莲方子,只用一味硝煮汤一洗,比偌咱还小些哩。(唱) 把生硝提得似雪花白,可不霎时间漱瘪了金莲瓣。
鞋儿倒七八也稳了,且换上这衣服者。(换衣,戴一军氈帽介)(唱)
【天下乐】 穿起来怕不是从军一长官,行间,正好瞒。紧绦钩,厮趁这细褶子系刀环。软哝哝衬锁子甲,暖烘烘当夹被单,带回来又好脱与咬儿穿。
衣鞋都换了,试演一会刀看。(演刀介) (唱)
【那吒令】 这刀呵,这多时不拈,俺则道不便; 才提起一翻,也比旧一般。为何的手不酸? 习惯了锦梭穿。越国女尚要白猿教,俺替爷军怎不捉青蛇炼?绕红裙一股霜抟。
演了刀,少不得也要演枪。(演枪介) (唱)
【鹊踏枝】打磨出苗叶鲜,载排上绵木杆,抵多少月舞梨花,丈八蛇钻。等待得脚儿松,大步重那捻,直翻身戳倒黑山尖。
箭呵,这里演不得,也则把弓来拉一拉,看俺那机关和那绑子,比旧日如何。(拉弓介) (唱)
【寄生草】指决儿薄,鞘靶儿圆。一拳头揝住黄蛇撺,一胶翎拔尽了乌雕扇,一胳膊挺做白猿健。长歌壮士入关来,那时方显天山箭。
俺这骑驴跨马,倒不生疏,可也要做个撒手登鞍的势儿。(跨马势) (唱)
【幺】 绣两裆坐马衣,嵌珊瑚掉马鞭,这行装不是俺兵家办。则与他两条皮生捆出麒麟汗,万山中话捉个猢狲伴,一辔头平踹了狐狸堑。到门庭才显出女多娇,坐鞍轿谁不道英雄汉。
所事儿都已停当,却请出老爷和奶奶来,才与他说话。(向内请父、母、弟、妹介) (外扮爷、老扮娘、小生扮弟、贴扮妹同上,见旦惊介,云) 儿,今日呵,你怎的那等样打扮? 一双脚又放大了,好怪也,好怪也! (木) 娘,爷该从军,怎么不去?(娘) 他老了,怎么去得? (木) 妹子、兄弟也就去不得了?(娘) 你疯了,他两个多大的人,去得? (木) 这等样儿,都不去吧。(娘) 正为此没个法儿,你的爷急得要上吊。(木) 似孩儿这等样儿,去得去不得? (娘) 儿,娘晓得你的本事,去倒去得。(哭介) 只是俺老两口儿怎么舍得你去? 又一桩,便去呵,你又是个女孩儿,千乡万里,同行搭伴,朝餐暮宿,你保得不露出那话儿么? 这成什么勾当? (木) 娘,你尽放心,还你一个闺女儿回来。(众哭介。扮二军上,云) 这里可是花家么? (外)你问怎么? (军) 俺们也是从征的,俺本官说这坊厢里,有个花弧,教俺们来催发他,一同走路,快着些。(木) 哥儿们少坐,待俺略收拾些儿,就好同行。小鬟,你去带回马来。(木收拾器械介) (众看介,云) 好马,好器械儿。你去一定成功,喝彩回来。好歹信儿可要长捎一封,也免得俺老两口儿作念。偌咱要递你一杯酒儿,又忙劫劫的。才叫小鬟买得几个热波波,你拿着,路上也好嚼一嚼。有些针儿线儿,也安在你搭连里了。预备着,也好缝些破衣断甲。(二军叫云) 快着些! (众哭别,先下) (木出见军介,云) 大哥们,劳久待了,请就上马趱行。(作上马行介) (二军私云) 这花弧倒生得好个模样儿,倒不象个长官,倒是个秫秫,明日到好拿来应应急。(木唱)
【幺】离家来没一箭,远听黄河流水溅。马头低遥指落芦花雁,铁衣单忽点上霜花片,别情浓就瘦损桃花面。一时价想起密缝衣,两行儿泪脱珍珠线。
【六幺序】 呀,为粉香儿犹带在脸,那翠窝儿抹也连日不曾干。却扭做生就的丁添。百忙里跨马登鞍,靴插金鞭,脚踹铜环,丢下针尖,挂上弓弦。未逢人先准备弯腰见,使不得站堂堂矬倒裙边。不怕他鸳鸯作对求姻眷,只愁这水火熬煎,这些儿要使机关。
【幺】哥儿们说话之间,不待加鞭。过万点青山,近五丈红关。映一座城栏,竖几手旗竿。破帽残衫,不甚威严,敢是个把守权官。兀的不你我一般,趁着青年,靠着苍天,不惮艰难,不爱金钱,倒有个阁上凌烟。不强似谋差夺掌把声名换,抵多少富贵由天。便做道黑山贼寇犯了弥天案,也无多些子,差一念心田。(指问介,唱)
【赚煞】 那一答是那些? 咫尺间如天半,趄坡子长蛇倒绾。敢是大帅登坛坐此间,小缇萦礼合参官。这些儿略觉心寒,久已后习弄得雄心惯。领人马一千,扫黑山一战,俺则教花腮上旧粉扑貂蝉。(众)
说话之间,且喜到主帅驻扎的地方了,俺们且先寻下了安顿的所在,明日一齐见主帅者。(下)
魏郡: 在河北、河南相接地区。郡,为两汉时州下面的行政区划。千夫长: 率领千人队伍的头领。大魏: 即指北魏。拓跋克汗: 指鲜卑族国君。姓拓跋,国君系克汗或可汗。包网儿戴帽儿: 古代男子的头饰,此借代男子。两截裙袄: 古代女子的服装,此借代女子。北邙 (mang忙): 山名,座落于河南洛阳市北面,为汉魏时王侯公卿之墓地。后泛指死葬之地。漱金莲方子: 古时女子缠足所用的一种药方。相传用此方配药置水中熬煮,洗足,足可缩小。越国女: 相传春秋时,吴越交战,越国有一女子善剑术,前往拜见越王,途中遇一老翁,用竹枝与女子比武,在搏击中,老翁飞跃上树,变为白猿,越女剑术增进。霜抟 (tuan团): 舞剑时抟成寒霜似的白色光圈。月舞梨花: 古时的枪法。舞弄刀枪,光芒内烁,似午夜梨花。丈八蛇: 即丈八蛇矛,古时的兵器。钻; 指舞矛时的动作。指决儿: 即指抉,射箭钩弦时,戴在拇指上的套环。胶翎: 箭翎,多用胶粘住。天山箭: 《新唐书》载,唐太宗时,薛仁贵跟铁勒人战于天山,连发三箭,射杀骁骑为首者三人,余皆惊惧而降。遂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歌谣流传。锈两裆: 防御刀枪的锈花背心。麒麟汗: 隐喻为国立下汗马功劳。麒麟,对马的称誉。猢狲伴: 马因多睡而常生瘟病,故将猴伴随马养于厩中,猴喜跳跃,搅扰马不致多睡。翠窝儿: 女子戴在两鬓处的首饰所留下的印痕。趄(qie窍)坡子句: 迟疑走上似长蛇绾结的斜坡。貂蝉: 古代武官帽上的饰物。此指立功晋升。
《雌木兰》系徐渭的杂剧集《四声猿》之三,取材于古乐府《木兰诗》。全剧共两出。第一出写木兰代父从军。第二出写木兰立功还家。剧本基本采用顺叙铺陈手法,并无尖锐的戏剧冲突,也无曲折离奇的情节结构。但作品仍不失其动人的魅力。明代王骥德在《曲律》卷四中曾称颂《木兰》剧“刳肠呕心,可泣鬼神。惜不多作。”《四声猿》者,取杜诗“听猿实下三声泪”而名,可见作品皆有感之作。那么《雌木兰》的感人之处何在呢?
一.花木兰替父从军事迹本身的感人至深和深远影响。在华夏大地上,自古以来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木兰诗》流传甚广。又据《商邱志》载:“有孝烈将军祠,在城东南营郭镇北,一名木兰祠”。元人侯有造作《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云:“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 亳之谯人也。 世传: 可汗募兵, 孝烈痛父耄羸, 弟妹皆稚騃, 慨然代行。 服甲胄,韃櫜, 操戈跃马, 驰神攻苦, 钝剉戎阵, 胆气不少衰,人莫窥非男也。历年一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亲。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妆,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可见,历史上可能真有其人。无论在民歌、故事或史书中,她都普遍受到人们称颂。观众自然会将这种长期积淀下来的社会心理感受,移入剧作之中。
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武艺高超、勇敢机智、英俊豪爽、活泼自信、热爱生活的女英雄形象。第一出先写木兰出征的原因。由于黑山贼首豹子皮造反称王,“大魏拓跋克汗下郡征兵”,“军书十卷,书书卷卷把俺爷来填。” 【混江龙】 曲词用对比法描写木兰父“年华已老,衰病多缠”的情景:“想当初搭箭追雕穿白羽,今日呵,扶藜看雁数青天。呼鸡喂狗,守堡看田,调鹰手软,打兔腰拳……听提刀厮杀把眉攒。”而木兰的妹妹木难和弟弟咬儿也都不曾成人长大。为此,木兰娘急得“没个法儿”,“木兰的爷急得要上吊”。在这样的情况下,木兰毅然决定替父从军。作者这样表现木兰的心理活动:“你且看那书上说,秦休和那缇萦两个,一个拚着死,一个拚着入官为奴,都只为着父亲。”古乐府有《秦女休行》,写秦女为父报仇,杀人于市,后被赦免死罪。缇萦,汉文帝时,缇萦上书愿为父淳于意赎罪做官婢,文帝感动而赦免其父。但秦休和缇萦都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父亲。木兰从军的壮举不但为了父亲,还有着更加深广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她在 【点绛唇】 中唱道:“休女身拚,缇萦命判; 这都是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意即她虽然不是男儿汉,但也要做一个立地撑天的英雄。其勇敢豪壮之气是远非秦休和缇萦所能比的。从军路上,她唱道:“趁着青年,靠着苍天,不惮艰难,不爱金钱,倒有个阁上凌烟。”她不怕艰险,不慕富贵,只一心想着为国立功。这些都深刻地揭示了木兰深明大义,保家卫国的高尚品质。
木兰十分豪爽自信,决心既定,她就与丫环到街坊上买得衣鞋、武器、马匹等项,然后回家女扮男装,准备出征。【油葫芦】 以下六曲,是配合木兰换鞋、换衣、舞枪、拉弓、跨马的身段演唱。在舞台上树立了木兰英姿飒爽的形象。她“小时节一了有些小气力,又有些小聪明,就随着俺的爷也读过书,学过些武艺”。作者连用四支曲子极力铺排、夸张、渲染木兰英俊豪迈的气概和高超的武艺:“生得好个模样儿”的木兰全身戎装,演刀“绕红裙一股霜抟”; 演枪“月舞梨花,丈八蛇钻”; 拉弓“一拳揝住黄蛇撺”; 跨马“一辔头平踹了狐狸堑”。这些酣畅淋漓的唱词,又给戏剧身段表演留下了很大的再创造余地。二者结合,会产生十分精彩的舞台身段动作,活生生地向观众呈现木兰的英雄特征。这就为她在第二出中征战十二载,杀敌擒王、立功还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剧中还出色地描写了木兰浓郁的亲情和她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油葫芦】 一曲细细写她换鞋时的心理活动。她担心放大脚,“回来俺还要嫁人,却怎生?”随即她又想出了“不用发愁”的办法。北魏时女子并不缠足。作者虚构木兰放掉缠脚布虽不符合历史情况,但也可以起到丰富人物形象的作用。【天下乐】 写她换衣时,又想到衣服“暖烘烘当夹被,带回来又好脱与咬儿穿”。出征路上,她耳听黄河流水,“别情浓就瘦损桃花面”,一想起父母,便“两行儿泪脱珍珠线”。但是她具有消灭贼寇,建功立业的壮志,所以她又宽慰自己“久已后习弄得雄心惯,领人马一千,扫黑山一战,俺则教花腮上旧粉扑貂蝉。”
二语言刚键清新、通俗生动、口语化。徐渭提倡语言的质朴自然,反对华艳和俚俗。剧作针对人物的性格、身份和年龄设计对白和唱词。象木兰娘一见木兰“一双脚又放大了,好怪也,好怪也”的话,只吃惊而不发怒,就足可见到她对女儿的慈爱和花家宽松的家庭气氛。再如“等待得脚儿松,大步重挪拈,直翻身戳倒黑山尖。”“百忙里跨马登鞍,靴插金鞭,脚踹铜环,丢下针尖,挂上弓弦。”这些曲词不仅流畅生动、明白如话,而且也正如明代祁彪佳《远山堂剧品》的评论:“腕下具千钧力,将腻脂词场,作虚空粉碎。”《雌木兰》在语言特色方面,算得上是本色当行,“追躅元人”的代表作品。
剧中塑造的木兰形象是美好动人的。其中也寄寓着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徐渭参加过江南人民的抗倭斗争,亲眼看到过广大妇女在这一斗争中的杰出贡献。他将这种认识及自古以来我国妇女所表现出来的勤劳勇敢善良和富于才智等优秀品质融注到剧中,着力歌颂妇女的聪明才智。他的剧作不仅描写木兰,而且提到秦休和缇萦。她们都是史有所载、可以考证的人物,言之凿凿,具有雄辩的说服力量,反映出作者对“女子无才便是德”,“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封建教条和世俗偏见的蔑视和驳斥,表现了要求男女平等的进步思想。在“四权”统治特别加强的明代社会里,他这种对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