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禺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 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 酒杯一酌怕空壶。
痴心几见曾来往, 水隔山遥望眼枯。
宋朝李禺写的这首回文诗,顺读是儿忆父,妻忆夫,而倒读则成了夫忆妻,父忆儿,真是奇构巧思,不得不叫人叹服有机趣的诗美。
诗中的“忆”是与“离人”的“久别”相对应的。丈夫长期在外,妻子孤灯独守,寂寞难耐,小孩见不到父亲,自然也缺少欢趣。这里的“忆”,作想念讲。全诗以妻子的口吻,纤笔细毫,写出了离情别绪,她不放心丈夫客居异乡是否顺利,牵挂着丈夫羁旅他地是否平安,因为“迟回寄雁无音讯”这就增添了一层愁思,也因为“久别离人阻路途”,分外显得不能见面的无限忧虑。丈夫归期不知,情况不明,想念日甚一日,欲抒怀寄情,却有着“诗韵和成难下笔”的怅恨, 一来千言万语也难倾诉衷肠,二来思情无法传达,写成了丈夫也看不到,倒不如不写。这就非常逼真地道出了妻子的内心活动。丈夫久别来归,妻子又愁又虑,郁闷难遣,欲借酒浇愁解闷吧,她却想到“酒杯一酌怕空壶”,那就留着等待丈夫回来时一起对酌,柔情如水,可见夫妻间多么恩爱,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由于妻子想念丈夫到了痴迷的程度,入梦中恍惚有几次与丈夫在来往,然而这不过是水中捞月,空想一场,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年复一年,妻子望眼欲穿,无奈何“水隔山遥”不能前去会一会丈夫,也正因为“水隔山遥”,丈夫难得返家,可真使他想念得苦了。诗人没有写妻子思念丈夫是怎样地不思食寝,也不在人物诸如愁眉苦脸的形态上用笔泼墨,更不在她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的感情外露上去作描写,而是紧紧抓住一个“忆”字来贯串全篇,于淡雅的语言中见出沉郁的情致。
如果说“儿忆父兮妻忆夫”,词切情真,煞是动人肺腑的话,那么“夫忆妻兮父忆儿”也显得字字有情,扣人心弦。将这首诗倒读就是: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儿心痴?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顺读与倒读能够在“两地相思,一种离愁”上连成一体,在内容的互有联系上来突破回文极易流于形式技巧的局限,这实在难能可贵,越发使这种诗的机趣添彩增辉。
一、二句写主人公望乡情深。他与亲人相隔遥远,山山水水,返归不易。“枯眼”二字,下笔沉重,这不独是说明他翘首望乡的次数之多,同时也说明他每次望乡的时间之长。望乡不见乡,归期无有期,思念亲人如痴若醉,多少回了,他似乎看到妻子、孩子来了,眼面前出现了幻影。三、四句写主人公心情郁闷。他漂泊异地,想家心痛,加之他在外面风尘扰攘,往往要借酒浇愁,但是“壶空怕酌一杯酒”,酒壶里空了,要是再让壶满狂喝岂不是愁上添愁,所以就有“怕酌”的心态反映,要想赋诗遣闷吧,也有“笔下难成”的苦衷,因为思绪纷乱,确实很难写下去的。五、六句写主人公无由投书。他离家殊远,又别乡既久,因山隔水阻,没法鸿雁传书去慰问亲人,怎不使自己愁情有增无已。最后两句写主人公长夜难眠。他身边没有亲人,只得与孤灯作伴,想念妻子、孩子竟不能寐,感到寂寞无聊,精神上何以寄托呢?
全诗融入了浓重的感情,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伤,有萦怀妻儿的凄苦,语言若脱口而出,但却在平易自然中给人以深深的艺术感染。
一首诗先顺读,再倒读,人们会感到倒读的内容就是顺读的内容的继续。对照着读,人们会觉得妻子之于丈夫,丈夫之于妻子你思我想的分离之恨情横溢,其作诗的功力,可谓妙哉佳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