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齐天乐·蟋蟀》诗词解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齐天乐·蟋蟀

庾郎先自吟《愁赋》(1),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2),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3),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侯馆迎秋(4),离宫吊月(5),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6)。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解析】此词是作者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于挚友张镃家所作。以蟋蟀为题,全词浸透一个“愁”字。闻蟋蟀引出一连串意象,相互交织。构思由单一到纷繁,由个人到国家,破时空界限,融汇成历史与现实的宏伟画面。由庾信《愁赋》入笔,托出全篇主旨。70年前的“靖康之难”,偏安朝廷的争斗加剧,能不触动作者的爱国情怀?听蟋蟀凄凄私语,有关意象便自然涌来:作者目睹“露湿铜铺”时的幕僚惆怅和多次经历过的“苔侵石井”的羁旅风霜,都伴以蟋蟀悲切的“私语”;与金人的连年鏖战,曾有多少“思妇无眠”,夜起傍徨,无可奈何,只得“寻机杼”以织作事排解。无意中正遇上画有万叠云山的风屏,又勾起剧痛,夫婿征程万里,归期何日?“甚情绪”是说思绪沉重而复杂,迷惘莫名。换头又拓开情境。“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思妇将为征人送寒衣。多个意象又交相印证,混融。又继续散大:衷肠寸断的离人,在“候馆”为何偏偏听到蟋蟀的悲鸣?“靖康之难”,二帝身陷不毛,“离宫”荒芜,蟋蟀在对着冷月凭吊?这抒发的决非儿女之情愁,而是家国兴亡的圣洁情感。转笔插入一段“儿女”“篱落呼灯”捕蟋蟀的小画面,以喜衬悲,更觉悲恻无穷。终归是“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字字泪,声声诉!这首词不仅仅清空,而且工细妍妙,堪称圣手之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