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念奴娇》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鉴赏《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

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 近来多少华发?

【鉴赏】 这首词作于孝宗淳熙五年 (1178),辛弃疾从江西豫章调往临安,沿江而下,路经东流,想起了往事,有感而题此词于村舍之壁。

上阕述说词人故地重游,回忆当年曾与一位歌女在此分别时的情景。前两句点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是在暮春。“野棠花落”,原来匆匆又是一个清明节过去了。一阵东风吹醒了词人的酣梦,竟感觉云母屏风内寒气袭人。遥想当年曾在这蜿蜒的河岸边举杯豪饮,那垂柳就是词人系马的地方,旧地重游,不禁触景生情,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当词人依稀寻到画楼时,却已人去楼空,时移事异,那曾与自己相恋的女子已不知去向,惟有燕过也,却是旧时相识,流露出词人惆怅怀旧的情绪。

下阕峰回路转,本已绝望之时,却意外地听到路人说,这位女子现仍在此地,只是搬到了街道的东头,有人曾见过她的倩影。从前遗恨尚如水奔流,而今新愁又似群山起伏心头。纵然明朝在宴前相见,想当年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如今可能已是镜中之花,苍老了许多,不知鬓边添了多少白发?这意外的喜讯

并没有让词人欣喜若狂,恰恰相反,却勾起他万端感叹,相见在即反而情怯,感时伤怀之情郁结凝重。词人慨叹岁月的风霜催人老,即使是当年的美人,如今大概也是鬓染星霜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韶华易逝的无奈,追忆青春、叹息流年的急切之情浓得化不开。

这首词展示了作者侠骨柔肠的一面。虽然拥有 “壮岁旌旗拥万夫” 的气魄,但是儿女之情仍然令堂堂男子汉柔情似水,面对一位楚楚可怜的美貌女子,词人也难免萌生爱意。久别之后重游故地,当然会想起那个当年深爱的姑娘。

词人不写重逢场面,而写心中忆念,从对面着笔,怜其消瘦憔悴,如镜里花枝; 相见不如怀念,宛如老之相如不入文君之顾盼。以至于梦中人就在眼前了也不敢相见! 大丈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却不敢面对昔日恋人,正所谓铁血柔肠,百炼刚化为绕指柔也。足见词人对往日恋情的珍视! 全词风格清新婉约,含蓄蕴藉,曲折尽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