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杜牧登楼远望,游目骋怀,一派雄阔景象尽收眼底,欣然赞颂的情致溢满字间。
“起手贵突兀”(沈德潜语)。首句,略去登临不写,直笔渲染楼阁之高危,犹若破空而立。霜树叶枯谢落,独独的枝干挺拔耸天。而楼阁倚着霜树,高出其上。以树衬楼,楼插碧空之势可见。立足点愈高,放眼愈远,视野愈宽,长安秋色则一览无余。这句是“秋望”的支撑处,也是全篇的统领,贯注始末。
次句,写仰望中所见:天空广袤无垠,如同一面菱花大镜,明洁澄澈,没有一毫纤云徜徉其间。“天镜”,取喻奇异,贴切毕肖,着力于形体平面,先产生总体印象。“无一毫”,突出洁度亮度,又有了具体感触。面观和点景结合,给人以立体感。
三、四句,写平视中所见:终南山逶迤隐约,与秋色相共,巍峨矗立天际的山势和旷缈辽远的色气,二者竞相争比高下。秋色,抽象虚幻,正面描绘,实难为之。这里侧写南山气势,托出秋色竞高的雄姿,以实衬虚,达到“以少许胜多许”的艺术效果。“两相高”,亦含有比美之意。在秋空中,终南山更加明净,一展秀貌,具体物象使虚幻气象得以坐实,望终南山而纵情领略秋色的隽美。末句比拟,联想不断,寻常的事物闪出熠熠光彩,不仅赋予秋色以形体,而且神采飞动,逼真欲现。
全诗兴发于“楼”和“霜树”的对比,意结于“南山”和“秋色”的映衬,顺着视线由“天”到“山”,撷取两景,描绘顿挫跌宕,姿态横生。
吴乔《围炉诗话》说:“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唯情所化。”这首诗并非单纯写景,在吟咏秋色中寓有深情远旨。“镜天无一毫”,实则为诗人博大坦荡、怡然自得胸怀的写照。“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不正是象征一种昂然向上、激奋进取的品格吗?在览赏长安秋色的同时,又驰骋着想象,去回思言外的“远韵远神”。
古人写秋之肃杀凄寒者居多。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等,而小杜此诗咏颂秋高气阔,笔力雄奇劲健,独树一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