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过分水岭》古诗赏析与原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这是一首即兴诗,是温庭筠山行过某一分水岭时作。分水岭是两条川流发源此山岭两侧,各向岭的一侧分流的地方,岭头便是二水的分头。

诗人是多情的,流离四方,但是人情凉薄,反而感到入山三日,随这一侧的溪水同行,相依相伴,像水有依依不舍的深情。诗人把自己的感情移入沿路同行的溪流,寄托以人情难得的惜别之情。佛家说不三宿一地,避免产生感情,而温庭筠恰是赞美这种三日相依的感情,这也正是诗人感情不同于常人处。

这首诗近于竹枝词一类民歌。第一句:“溪水无情似有情”,很类似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句子。这句总提起下三句的意思,溪水本是无情物,却像有情的旅伴。为什么这样呢?则是诗人移情入物。第二句说:“入山三日得同行。”说明入山后到分水岭,一共三天,都是沿溪而行,由此产生感情,正用的是佛经义。

第三句:“岭头便是分头处”是转。第四句:“惜别潺湲一夜声”是收。写和溪水即将分手,又将从分水岭另一侧,沿另一条川流走了。而特别感到将近源头分手处,溪水似乎为了惜别一夜潺湲作声。承第一句说明无情的溪水,似更为有情。而诗人倒是一夜无眠听水声。

这首绝句,四句像流水,意思不能割断,是绝句中的一种格式。这首诗实际上是对世俗人情的讽刺,意境同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正相反,但两诗都是重友情的,对世俗人情不满的,而对自然景物褒贬不同,表现的角度不同,却同样取得了很高的美感效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