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一)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杂诗”始见于《文选》所选汉、魏人诗歌的题目。李善说:“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文选》王粲《杂诗》注)故此“杂诗”的意思近似于“杂感”。曹丕共作《杂诗》二首,均写游子久居他乡的悒郁心情。沈德潜说: “二诗以自然为宗,言外有无穷悲感。”(《古诗源》卷五)当时战乱频繁,征戍不断,生产凋敝,民不聊生,有不少人被迫离乡背井,飘泊东西。因此游子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候社会动乱的现实。本篇为《杂诗》其一,描写和抒发了一位客居北方的游子,在深秋月夜对南国故土的思念。
全诗可分为两层。前十二句为第一层,主要是写景,兼写游子中夜起彷徨的举动。首二句以“秋夜长”和“北风凉”交待了时间、地点与环境。加之“漫漫”、 “烈烈”的渲染,北方秋夜深沉、萧瑟、凄清的氛围跃然纸上。在此铺垫下, “展转”四句活托出一个心事重重的游子形象。他从“不能寐”到“起彷徨”到“露沾裳”,以突出的不安追赶着时间的递进。这造成悬念:他在想什么! ?诗人没有即刻回答你,而是接着写他的“俯视”与“仰看”。在这俯仰之间,诗人又为我们展现了清澈的碧波和象碧波一样清澈的月光。世界忽然收住了声响,变得异常宁静。那游子的心潮是否也随之而平息?诗人仍然没有回答,而是顺着月光继续写夜空的景象:银河的西转,群星的璀璨。浩瀚的宇宙似乎会使人们忘记一切——自然包括世间的种种苦痛。然而,它却召唤来了草虫的悲鸣和孤雁的南飞!于是,天地间又恢复了喧嚣,和着凄厉的风声,汇成了秋的合唱。但这合唱毕竟发生在月冷露寒之时,它以有声胜过无声,制造了空前寂寥的氛围。这一切声响,这一切静的和动的画面,都同游子的乡情丝丝入扣,是那么强劲地敲动着他的心扉。特别是雁的南归,其孤寂之状颇似游子,而其重返故里之幸又非游子所能望尘;那么草虫的悲啼,岂不正是游子的心曲! ?这些景物和声响的描写,都在若明若暗地蓄备着一种非吐不可的气势。此刻,游子乡情的直抒已恰到时候,而当他的心扉一旦打开,那感情的潮水则如高瀑飞泻。
诗的后六句为第二层,是直接抒发游子思乡的感情。 先用“郁郁”形容“悲思”的深重难解,用“绵绵”形容“思乡”的萦回不绝。短短十个字,便把游子积久的哀苦的乡情抒写得相当充分。接下二句就势一振,以“愿飞”和“欲济”,直披游子疾速返归故里的热切愿望。然而, “安得翼”与“河无梁”却令之即刻化作泡影。理想同现实间的这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巨石般重压着游子的乡情,使之变得深沉而抑郁。诗至此,方道出游子夜不能寐、久久徬徨等举动的缘由,从而解决了读者的悬念。最末两句: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以失望中不可遏制的声声长叹,把游子悲痛欲绝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本诗在写景与抒情的结合上很有特点。它的写景具有秋夜的典型特征,画面明晰逼真,声画相映成趣。更重要的是,景物的描写突出了人的主观感受,写北风则言“凉”,写水波则言“清”,写月光则言“明”,写虫鸣则言“悲”,这就为客观境界与主观情志的和谐统一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凄凉寂寥的景观不仅衬托和部分反映着游子思乡的悲情,同时也酝酿和促进着悲情的发展及进发。另一方面,游子感情的抒发既是游子内心积郁的自然流露,同时也是天然景观、氛围连续刺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此外,本诗的写景还与饶具情绪内涵的动作描写有机结合, “展(辗)转”、 “披衣”、 “徬徨”、 “俯视”、 “仰看”这些动作,在诗中的特定环境里都是游子不安心态的明显表现,而它们又体现出景观所激的痕迹。特别是“俯视”二句,在动作描写中写景,将动作与景致相溶,非但节约了笔墨,也加强了二者的联系。又如“向风”句,干脆借助烈烈北风来强化“长叹息”的效果,情、景与动作浓缩在一个短句里,构成了丰富的诗歌意象。以上这些特点,对于游子感情的充分抒发,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