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宋八大家经典文章赏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原文|注释|赏析

韩愈

唐元和九年,岁在甲午,八月己亥,贞曜先生孟氏卒。无子,其配郑氏以告,愈走位哭。且召张籍会哭。明日,使以钱如东都供葬事,诸尝与往来者,咸来哭吊。韩氏遂以书告兴元尹故相余庆。闰月,樊宗师使来吊,告葬期,征铭,愈哭曰。呜呼! 吾尚忍铭吾友也夫!兴元人以币如孟氏赙,且来商家事,樊子使来速铭曰:“不则无以掩诸幽。”乃序而铭之。

先生讳郊,字东野,父庭玢,娶裴氏女,而选为昆山尉,生先生及二季郢、酆而卒。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骞,涵而揉之,内外完好,色夷气清,可畏而亲。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掏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唯其大玩于词,而与世抹摋,人皆劫劫,我独有余。有以后时开先生者,曰:“吾既挤而与之矣。其犹足存邪?”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既得即去。间四年,又以命来,为溧阳尉,迎侍溧上。去尉二年,而故相郑公尹河南,奏为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亲拜其母于门内。母卒五年,而郑公以节领兴元军,奏为其军参谋,试大理评事,挈其妻行之兴元,次于阌乡,暴疾卒,年六十四。买棺以敛,以二人舆归。酆、郢皆在江南,十月庚申,樊子合凡赠赙,而葬之洛阳东其先人墓左,以余财附其家而供祀。将葬,张籍曰。先生揭德振华,于贤者故事有易名,况士哉! 如曰贞曜先生,则姓名字行有载,不待讲说而明,皆曰然,遂用之。初先生所与俱学同姓简,于世次为叔父,由给事中观察浙东,曰:“生吾不能举,死吾知恤其家。”

铭曰: 于戏贞曜! 维执不猗,维出不訾,维卒不施,以昌其诗。

元和九年 (814),八月,韩愈的好友孟郊去世。孟郊比韩愈大十七岁,两人在贞元八年 (792) 赴长安考试时相识,一见引为知己。孟郊得名在韩愈之先,但在仕途上一直不得意,46岁才中进士,50岁才做了一任溧阳尉的小官,家境贫寒。但韩愈十分推崇孟郊的才能,他们在文学方面颇有共同语言。韩愈长于散文,孟郊的五言诗很有名气,时称“孟诗韩笔”。在诸多朋友中,韩愈最为心折孟郊,二人时常联句唱和。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一批同志,如文中提到的张籍、樊宗师等人,史称“韩孟诗派”。

孟郊去世后,他的朋友们十分悲痛,送孟郊一个私谥“贞曜”。贞,正; 曜,光辉。韩愈亲自撰写墓志铭。古代人死了以后,为他撰写一篇叙述其生平事迹的文章,刻石埋人墓中,叫做“志”; 志后还要附一段总括性的韵文,叫做“铭”。

这篇墓志铭的第一段,先叙述孟郊去世,他的朋友们办理丧事的情况。大意为,元和九年八月二十四日,贞曜孟先生去世了。他没有儿子,他的夫人郑氏派人来报告噩耗。我在自己家中设立了孟先生的灵位哭吊朋友,而且叫来好友张籍一同哭吊。(当时韩愈住在长安。) 第二天,又派人到东都洛阳,给孟先生家中送钱办理丧事。一些经常来往的朋友,因为不能远去洛阳,都聚集在长安韩氏家中,在孟先生的灵位前哭奠他。于是写信把这个消息报告任兴元 (兴元军在今陕西省西南) 尹的前丞相郑余庆。闰八月,另一位朋友樊宗师,从洛阳派人来告知孟先生下葬的日期,并请求为孟先生写一篇铭文。我哭着说:“唉! 我难道还忍心为我的好朋友写铭文吗!”这时,郑余庆送钱到孟氏家里协助丧事,商量孟家的家事安排。樊宗师又派人来催写铭文,说“如果再不写,就耽误下葬了”,于是作了这篇墓志,并刻石以铭。第一段,叙事简洁,不显繁冗。

第二段写孟郊的为人和诗歌成就。大意为: 孟先生名郊,字东野。父亲名叫庭玢,母亲姓裴。孟庭玢做过崑山县尉的官,生了孟郊和他的两个弟弟孟酆、孟郢后,就死了。孟郊在只有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崭露头角,长大后更为超然不群,能够包涵一切而加以矫正,内心的修养和外在的待人接物方面都完美无缺,神色平和,气概清朗,使人既感敬畏,又觉可亲。至于他所作的诗,则出语惊人,刺人心目,纷繁的头绪到了他的笔下立即迎刃而解。他的诗句,奇特高古,佶屈聱牙,好像是从五脏六腑里挖出来的,拔出来的。其造诣之高,如鬼斧神工,层出不穷。只是他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对世人追求的名利地位,却一笔抹煞,毫不关心。人人都汲汲追求,心意不舒,患得患失;只有孟先生独自闲暇自得。别人以“落后于当时”的话来开导他,他只是说:“我已经把一切名利推给别人了,难道还要为这些事操什么心吗!”这一段盛赞孟郊的为人品德,及其诗歌的高深造诣。

第三段,讲孟郊的科第仕履。大意是说,孟郊到了46岁的时候,才遵从母命进京赴考,中了进士就回去了。过了四年,又奉母命来京在吏部候选,被任命为溧阳县尉,迎接母亲到溧阳去,亲自奉养。从县尉离职后,过了两年,郑余庆任河南尹,让孟郊担任自己下属的水陆运判官职务,并署理协律郎,还亲自迎拜孟郊的母亲。孟母去世后五年,郑余庆奉命管理兴元军,又以孟郊为参谋,代理大理寺评事,掌管狱讼。这一段,讲孟郊的生平仕履。孟郊没有担任过重要职务,所以只是娓娓道来,突出的是他侍母尽孝的品德,使人不由肃然起敬。

第四段大意为:孟先生带着他的妻子到兴元去任职,走到阌乡,得了暴病去世,享年64岁。妻子买棺装敛遗体,找了两个人把他运回来。当时他的两个弟弟,都在江南,不及回乡。十月庚申日,樊宗师会合所有朋友赠送的钱,把孟先生葬在洛阳他父亲的坟墓左侧,把剩下的钱留给他的家属,以供祭祀。临下葬的时候,张籍说:“孟先生树立道德典范,振起文采风流,可以光照千古。对于贤德的人,从前的旧例,是要另给他起一个称呼的,何况孟先生经历了县尉、幕府从事的职务,可以算是上士了。如果为他立一个谥号叫做贞曜先生,他的姓名字号将要得到记载,他的功业,不必等人解说就都明白了。”大家都说:“是这样。”于是采用了这个谥号。这一段,详细记载孟郊生病、故世、营葬的赠谥等事。

第五段,顺带叙述孟郊一个亲戚的行为。这个人姓孟名简,按世次应为孟郊的叔父,由给事中外调为浙东观察使,职位比较高。他说:“孟郊活着的时候,我没能抬举他;他死了,我会记得周济他的家属。”以闲语结束全篇。清人沈钦韩说,这一笔意在讽刺,因前文叙述赠钱助葬的人中,并没有提及孟简。

最后是铭文。“于戏”,读为“呜呼”,叹息的声音。维,发语词。执,操守,不猗,不倚靠,即直立。“维执不猗”,是说孟郊的操守正直,也就是他谥号中“贞”的意思。訾,量。维出不訾,是说孟郊表现出来的行为光明磊落,不可限量,也就是他谥号中“曜”的意思。维卒不施,以昌其诗,是说他虽有很高的德行才能,却终于没有施用的机会,只有表现在他的诗中,使他诗歌的成就昌盛光大。

孟郊一生贫寒,仕途失意。据说他在作溧阳尉时,每天到城外风景秀丽的地方赋诗,不肯好好管事,上司没有办法,只好派人替他管事,分其半俸。但他为人正直,胸襟恬淡,诗歌高古,使韩愈深深敬服,二人遂成为终生好友。这篇墓志铭,着力表现孟郊人格与诗品两个方面,这正是韩愈最为心折之处,所以也是最容易动人之处。字里行间,蕴含了作者对亡友的深切哀痛和他们生死不磨的真挚友情。

韩愈平时的文章,并不像这篇墓志铭那样艰涩难读。而孟郊文字的风格却是艰涩的。韩愈在《荐士》诗中说孟郊的作品,“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ao,古代勇力之士)”,在这篇铭文里也说他的诗是“钩章棘句”,“刿” (gu),用力割) 目鉥(shu,用长针刺穿) 心”。或许这篇墓志铭,正是在着意模仿孟郊的这种瘦硬古拙的风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