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赞襄阳特产
苏轼有三首诗歌,分别赞美了襄阳的特产:鳊鱼、竹叶酒和野鸡。
鳊鱼
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
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吾今又悲子,辍箸涕纵横。
竹叶酒
楚人汲汉水,酿酒古宜城。春风吹酒熟,犹似汉江清。
耆旧人何在,丘坟应已平。惟余竹叶在,留此千古情。
食雉
雄雉曳修尾,惊飞向日斜。空中纷格斗,彩羽落如花。
喧呼勇不顾,投网谁复嗟。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
烹煎杂鸡鹜,爪距漫槎牙。谁知化为蜃,海上落飞鸦。
鳊鱼即武昌鱼、缩项鳊,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襄阳汉江盛产鳊鱼,襄阳人称之为槎头鳊、缩项鳊,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 “岘山下,汉水中,出鳊鱼,极肥美。”“汉水中鳊鱼甚美,常禁人捕,以槎头断水,因谓之槎头鳊。宋张敬儿为刺史,作六橹船只献齐高帝曰:奉槎头缩项鳊一千八百头。”唐代诗人大量咏赞缩项鳊,孟浩然《檀溪别业》云:“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又《岘山作》云:“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又《送王昌龄》诗云:“土风无缟纻,乡味有槎头”。唐代诗人吴融诗曰:“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自惭初识查头味,正是凄凄哭阮涂”。杜甫诗《遣兴》云:“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襄阳缩项鳊。”苏轼的这首诗并不是直接夸赞鳊鱼的味美,只是因鳊鱼忆起了杜甫忆孟浩然的诗歌,实际上在突出鳊鱼的文化意蕴。
宜城美酒在汉代已是名酒,东汉郑玄在为《周礼·天官·酒正》中“泛齐”一语作注时说:“泛者,成而滓浮,泛泛然如宜成醪矣。”魏晋南北朝时期,宜城美酒名播天下,曹植《酒赋》云:“宜城醪醴”,就是说宜城出产的醇浓而甘甜的美酒,晋代张华《轻薄篇》云:“苍梧竹叶清,宜城九酝醝。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也写到了宜城美酒,萧统的弟弟萧纲镇襄阳时,曾赠宜城酒给安北功曹史刘孝仪,刘孝仪为此写了一篇《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其文极力赞美饮用宜城美酒之后“愈疾消忧”、“遗荣忘贱”的神奇效果。唐代诗人喜爱饮宜城美酒,有诗为证,宋之问《宋氏宅送审谏议》云:“樽溢宜城酒,笙栽曲沃匏。”孟浩然《九日怀襄阳》云:“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云:“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岁除夜有怀》云:“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王维《过李揖宅》云:“一罢宜城酌,还归洛阳社。”温庭筠《常林欢》云:“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韦庄《和元秀才别业书事》云:“莫饮宜城酒,愁多醉易沉。”在宋代,除苏东坡外,还有不少诗人吟诵过宜城美酒,司马光《答张伯常之郢州途中见寄》曰:“酒饮宜城美,歌闻白雪高。”刘攽《宜城酒》云:“九酝宜城酒,人传岘首碑。古今情不别,更问习家池。”晁补之《调笑·大堤》词前序云:“踏堤共唱襄阳乐,轲峨大艑帆初落。宜城酒熟持劝郎,郎今欲渡风波恶。”周邦彦《虞美人》词云:“宜城酒泛浮香絮。”宜城美酒经常出现在历代诗文中,在这些诗文中,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就是宜城产的美酒,只是用宜城美酒称呼好酒而已,可见宜城美酒承载了很多历史文化。
《食雉》并不是写野鸡的美味,而是一首借物说理的咏物诗,诗歌写雄雉长长的尾巴、彩色的羽毛,善于飞翔,勇于格斗,结果误入网中,成为盘中餐,极具警世讽喻意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