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君《大江东去》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孙宜君

政治抒情。作者沙白。写于60年代初期。后收入作者诗集《大江东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2月出版),又收入《诗选·1949——1979》(二集)。这是一篇优秀的历史感怀之作,也是一曲昂扬豪迈的颂歌和战歌。作品以绚丽多彩的艺术笔触,抒发了对大江的由衷赞美之情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并由此歌唱伟大的祖国和英雄的人民。整首诗篇,以大江为媒介,融饱满的政治热情于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把深刻的哲理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出来。全诗四大部分,洋洋洒洒长达一百八十余行,但毫无一点直白的说教。诗人通过对大江为了奔向大海,奔向东方,而在上游冲决高山的羁绊,在下游又经受了沙洲考验的波澜壮阔的自然行程的描绘,极好地表现了歌颂祖国和人民的精湛立意。在作品中,诗人还以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赋予江水、沙洲、白获、红蓼、砂石、贝壳……等客观景物以拟人化的艺术生命,由滚滚江水演化出几千年历史的兴衰演变、几十载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作者眼前是一江浪水,心中是千秋功罪、万里河山。正如古人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达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地。《大江东去》在韵律、句式和语言上也较有特色。它不重外在音律和谐,不受韵脚的限制,而着重诗行的内在旋律;句式短小、急促;语言凝练、流畅。为了和奔放激越的情绪相适应,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重叠等艺术手法,把精练的短句熔铸成气势磅礴的艺术整体。全篇一气呵成,如江水东去,顺流直下,达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艺术境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