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主要内容,《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导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主要内容,《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导读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是一部从汉到隋名家的诗文总集。又名《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明代张溥编录。主要版本有张溥原刊本、信述堂重刊本。

张溥(1602—1641),明末文学家。字天如。江苏太仓人。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必手抄,抄毕吟诵一遍即烧掉,如此六、七遍方罢。因此,他的书斋也被命名为“七录”。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后任庶吉士。他在崇祯二年(1629)就和张采集合同郡的一些名士,创立文社,立志“复兴古学”,因此定名为“复社”。张溥及其所创立的复社名声很大,其影响遍及南北各省,因此引起了阉党的忌恨,使他遭到迫害,直到死时案还未了结。其他著作还有《诗经注疏大全合纂》34卷、《春秋三书》32卷、《历代史论》10卷等。

本书共118卷,收录了自汉贾谊至隋薛道衡103家的诗文,基本上一人一集。每一集中,先列赋,次列文,后列诗,最后是作者本传。本书是以张燮的《七十二家集》为基础,又取冯惟讷的《诗纪》和梅鼎祚的《文纪》,加以排比附益而成的。

本书前有总序,说明了编者编辑此书的宗旨。一是汉魏六朝作家的文集到当时已不满30余家,这种散失过多的状况使他不能不为此有所作为: 二是他的搜集已超过前人,也具备了编辑本书的条件。在每一文集的前面,他也各写一篇带有评论意味的“题辞”。通过这些题辞,具体地反映出他“兴复古学”的文艺思想。编者在编录这部书时,是以复古为手段,以挽救当时的“文章日衰,而道亦日散”为目的。在题辞中,他一再强调这点,如“董胶西集题辞”批判了一般人的“轻今贵古”,“杜征南集题辞”也驳斥了当时某些人的“贵古贱今”。由此可见,编者所谓的“兴复古学”,不是贵古贱今,而是为更好地“乘时鼓运”(陈子龙《七录斋集序》)创造条件。因此,他编录本书,不是纯客观地介绍资料,而是有所“送疑取难”的。他指出了学习汉魏六朝文学,要吸收其“先质后文,吐华含实”的精华,同时也指出了“陈季之浮薄,周隋之骈衍”是糟粕,对百三家作者及作品,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收录标准不够统一。例如董仲舒的《春秋阴阳》,刘向、刘歆的《洪范五行传》属于“经说”,诸少孙的《补史记》、荀悦的《汉纪论》属于史书,这些内容按照传统的收录标准是不能编入文集的,而编者把它们全收入本书。反之,有些可以成集的却遗漏了,例如枚乘的《七发》、《柳赋》、《谏吴王书》等。

今人殷孟伦把“题辞”录出,辑成一书,并作了注释,名为《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可供研究汉魏六朝者参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