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源流》的主要内容,《蒙古源流》导读
《蒙古源流》是一部记载蒙古族起源至明末清初蒙古地区事迹的编年体史书。明末蒙古族萨囊彻辰撰。成书于清康熙元年(1662)。原书为蒙古文,书名为《额尔德尼脱卜赤》,即称作 《宝史》。乾隆四十二年(1777)译成满文,后由满文转译成汉文,遂改称《蒙古源流》。清末沈曾植对此书进行过校勘、疏证和注释,成《蒙古源流笺证》,较为通行。198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蒙古族史学家道润梯步的《新译校注蒙古源流》,校订周详,并附有清人译文可加对照,为现今最完善的本子。
萨囊彻辰(1604—?),亦称小彻辰萨囊,明末鄂尔多斯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封建贵族。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他11岁就承袭祖先爵位,得“萨亢·彻辰·洪·台吉”称号,17岁为博硕克图济农执政大员,21岁后在额璘臣手下执政。明末,随额璘臣归顺后金,不久退而著述,撰成 《蒙古源流》。
原本《蒙古源流》不分卷,后人或分为三部,或析成10章,汉译本为8卷。从全书内容看,可分为10部分:1.序言;2. 宇宙的发生、结构和人类的起源;3.印度诸王和印度佛教史;4.西藏诸王和西藏佛教史;5.蒙古诸汗与佛教关系史;6.清太祖甲申年(1644)承明统;7.追溯明洪武至崇祯汗之世系;8.顺治统一中国至康熙即帝位;9.后记; 10.书后题诗316行(汉译本已删)。萨囊彻辰写了一部关于他的家族从宇宙形成直到他本人时最完备的历史。
据作者自称,此书参照《古昔蒙古汗等源流大黄册》等七种蒙文、藏文资料写成。近人张尔田在《蒙古源流笺证序》中也说:“其书根据红册、黄册七种史料而成,以喇嘛佛教为纲,以各汗传统之世系为纬,而又上及蒙古种族发源之土伯特(即西藏)、额讷特珂克(即印度),遗闻坠掌,粲然毕载。”萨囊彻辰在书中以佛教传播附会蒙古族起源,历述蒙古各汗的传世次序和兴衰治乱,叙及其本人经历之事,末列明代和清初帝王世系。尽管作者关于元代蒙古的若干史实叙述得并不准确,但在一些人名、地名以及语言音韵方面,对后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然,全书最有价值的是元亡以后蒙古地区的史实记载,诸如有关政治、经济、封建领地划分、喇嘛教的传播以及各部间的战争,都在书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尤其是详细保存了俺答汗及鄂尔多斯部的事迹,明代蒙古各汗活动和王统世系,亦赖此书得以考见。综观全书,明代蒙古史部分占了将近一半的内容。这一部分纪年明确,世系清楚,叙事有条理,因此,史料价值也很高。
但是,《蒙古源流》中的神学色彩很深,将喇嘛教附会于蒙古族,更是无稽之谈。加上藏文、汉文转译,全书失实舛误之处甚多。清末,沈曾植博采正史、方志以及佛典等数十种资料,对原书人名、地名、蒙语音训、史迹等等,进行一番校勘、疏证、注释,撰成《蒙古源流事证》8卷。沈氏死后,张尔田病其释文间有前后不一处,遂重加整理增补,改题为 《蒙古源流笺证》,并加入部分王国维的校语刊行,故《笺证》是以沈氏为主的三家合注本。今人道润梯步的《新译校注蒙古源流》,则将对此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