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花》的主要内容,《天雨花》导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天雨花》的主要内容,《天雨花》导读

《天雨花》是长篇弹词作品。清初女作家陶贞怀撰。据作者自序,书成于顺治八年(1651)以前。最初以抄本流传,今所见到的版本有:嘉庆九年(1804)遗音斋刻本;嘉庆二十五年(1820)修缏山房刻本;道光二十一年(1841)宏道堂刻本;同治六年(1867)纬文堂刻本; 同治八年 (1869) 文富堂刻本; 光绪十二年(1886)印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上海书局石印本;清三余堂刻本;商务印书馆印本。另有清人抄本(残存26回)。还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大达图书供应社标点本; 1984年3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李平编校本。

关于此书的作者,据自序所署,为“梁溪陶贞怀”撰,但梁氏踪迹难考; 因弹词由说唱艺术陶真发展而来,有人认为是以“陶真”寄托情怀而化名“陶贞怀”。近人或说浙江徐致和 “为其太夫人爱听弹词,太史作之,以为承欢之计” (见蒋瑞藻《小说考证》卷1引《闺媛丛谈》)。还有人认为系明末江南安福县女子刘淑英。乞今尚无定论。

《天雨花》不分卷,凡30回,是一部演史性质的弹词作品,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作者虚拟情节,依托晚明史实,描写刚直廉明的官僚左维明既为国排忧,抵御外敌,又替民伸冤,惩治豪强。并着重赞扬他及长女左仪贞等人,在与权相方从哲、皇戚郑国泰、阉党魏忠贤的政治较量中所表现的忠烈和智勇,反映了东林党人同阉党等激烈的斗争,再现了明末著名的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等重大的历史事件。当内忧外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王朝眼看就要覆灭,左维明深知国运不可逆转,便带领左氏一门和效忠辅国的桓、王、赵、杜四家姻亲,沉船江中殉节。作品以左府家庭矛盾纠葛为中心,扩展到朝野上下,涉及各个方面,揭露了明末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寄同情于东林党人和被压迫的人民群众,尤其为妇女的悲惨命运鸣不平。但作者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竭力宣扬纲常名教,仇视农民起义军及其领袖,是这个作品糟粕部分,应当引起读者的注意。

清人杨芳灿对 《天雨花》非常称赏: “南 ‘花’ 北‘梦’,江西 ‘九种’”(《小说考证续编》),把它和《红楼梦》及蒋士铨的剧作并列,这未免有些过誉,但它却是长篇弹词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不仅长期在闺阁妇女中流传,而且被改编成戏曲和小说,清人有孔广林的杂剧《女专诸》,小说有《听月楼》。京剧有《天雨花》全本及《三错缘》、《玉来人》、《盘龙剑》等;川剧有《三错缘》与 《仙鹤岭》; 闽剧有 《黄静英迫水》与 《董兰贞》;秦腔有 《兴善庵》;越剧有《天雨花》及《左维明巧断无头案》; 滇剧有 《盘龙剑》、《辱谗奸》、《仙鹤岭》、《醉仙丹》、《三学士》、《双试第》、《紫金铃》等七本,总名为 《天雨花》; 评剧有 《御河桥》。

参考文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