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铜仙人辞汉歌》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金铜仙人辞汉歌》简介|介绍|概况

诗歌篇名。唐李贺作。宋何汶《竹庄诗话》:“梁《魏录》云:李贺歌造语奇特,首云:‘茂陵刘郎秋风客’,指汉武帝言也。又云‘魏官牵车指千里’,此言魏明帝遣人迁金铜仙人于邺也。又云‘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此语尤警拔,非拨去笔墨畦迳,安能及此?”宋范晞文《对床夜语》:“或问放翁曰:‘李贺乐府极今古之工,巨眼或未许之何也?’翁云:‘贺词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求其补于用,无有也。杜牧之谓稍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岂亦惜其词胜!若《金铜仙人辞汉》一歌,亦杰作也。然以贺视温庭筠辈,则不侔矣。”清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本是铜人离却汉宫花木而去,却以衰兰送客为词,盖反言之。又铜人本无知觉,因迁徙而潸然泪下,是无情者变为有情,况本有情者乎?长吉以‘天若有情天亦老’,反衬出之,则有情之物见铜仙下泪,其情更何如耶?至于既出宫门,所携而俱往者,惟盘而已,所随行而见者,惟月而已。因情绪之荒凉,而月色亦觉为之荒凉。及乎离渭城渐远,则渭水波声亦渐不闻。一路情景,更不堪言矣。”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汉武有《秋风辞》,遂名‘秋风客’,好奇之过也。多情者天,以生物为心可见,兹以无情目之,写胸中愤懑不平,而年命之促,已兆于此。”今人富寿荪《唐诗别裁集·校记》:“按‘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意谓天公屡阅兴亡,若有情感,亦将悲伤而衰老。乃极言兴亡之感,沈氏所云非是。”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温公《续诗话》曰:“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曼卿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勍敌。’王琢崖曰:‘细玩二语终有自然、勉强之别。未可同例而称矣。’吴北江曰:‘天若有情句,古今兴亡之感,写来特别痛切;月如无恨句,义蕴甚浅,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也。’”今人叶葱如《李贺诗集》:“吴正子说,因为汉武帝作有《秋风辞》,所以称他‘秋风客’。王琦反对吴说,认为是‘谓其在世无几,虽享年久远,不过如秋风中之过客。’其实《秋风辞》结处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老奈何?’本是感叹欢乐不长,人生难久的作品。这里‘秋风’二字当然是用《秋风辞》,而意思则是指他身如秋风中草木,忽焉衰落。第二句是说天上神马迎武帝仙去,和上句合起来讲,就是说,茂陵刘郎也只是秋风中的过客,夜间长逝,晓来即不知魂魄何处了。三四两句说,画栏桂树虽然还散发着芳香,而离宫别馆却已苔藓满目。五到八句是说,魏朝的宫官不远千里驾车到咸阳来搬拆铜人,铜人悲离故土,所以走出东关便感到凄风刺目,魏官空搬了个无知的铜盘出宫,而有情感的铜人却怀忆旧君,泪如泉涌。因为是铜人落泪,所以说‘如铅水’。九十两句说宫中的秋花送别了忽作远客的铜人,而铜人怀抱凄苦难堪。因为铜人本是没有灵魂的,现在居然有了感觉,悲伤落泪,所以推进一层,想到漠漠无知的天倘若有了情感,一定也会衰老。末二句是就铜人设想,说他擎着铜盘在那荒凉的月下,孓身独去,故土渐远,一向听贯了的渭水波声也渐渐听不见了。”今人朱世英说:“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起彼伏,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功立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正是这样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唐诗鉴赏辞典》)据朱自清《李贺年谱》,知此诗约作于元和八年(813)。汉武帝轻信方士的话,以为饮服和着玉屑的露水,就能长生不老,因而在长安建章宫造柏梁台,台上铸有金铜仙人,手捧铜盘,承接露水。魏明帝曹睿景初元年(237),将铜人从长安搬出,欲移至洛阳宫殿前,途中因铜人过重,留在霸城。此诗是作者据这一历史题材加以发挥想象写成的。诗中竭力渲染铜人辞汉时的悲哀情景,借以抒发自己对李唐王朝极盛时期的向往,对其日趋衰败没落的忧虑,寄寓着无限兴亡盛衰的感慨。全诗用语奇警,设想诡幻,浪漫而艳丽,深婉而悲伤。‘天若有情天亦老’设想奇创,用意沉着,借天来衬托铜人的凄苦,语重而有力。前人誉此诗为“杰作”,确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