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燕太子·燕丹子》简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先秦·燕太子·燕丹子

战国历史传奇小说。旧题燕太子丹撰。《隋书·经籍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一卷; 《旧唐书·经籍志》作三卷。《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存目》说: “今检《永乐大典》载有全本,盖明初尚存。”后佚。清孙星衍辑校《燕丹子》,有《问经堂丛书》本、《岱南阁丛书》本、《平津馆丛书》本、《子书百家》本、《子书四十八种》本、《四部备要》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百子全书》本,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程毅中校点本。这篇作品被称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胡应麟语),其内容则由古代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融合而成,具体描写: 燕太子丹在秦作人质,秦王对他很不尊敬。他要求回国,秦王故意刁难,并陷害他。他连夜逃出边关,终于回到燕国。他怨恨秦王,打算报仇。先与其辅导官鞠武谋划,鞠武向他推荐田光。太子丹用重礼接见田光,希望田光能谋划出尽快复仇的计策,田光答应了他。三个月后,田光向他推荐了荆轲。后来,荆轲来到燕国,太子丹亲自迎接并设宴款待,之后更对荆轲敬重。荆轲在太子丹的催促之下,准备基本就绪,就决定西入秦以献燕督亢地图 (其中括匕首)等为名而行刺秦王。到了咸阳后,秦王召见了荆轲,荆轲献上地图。秦王翻看地图,等地图全部展开时,匕首露出。荆轲迅速抓住秦王衣袖,抢过匕首,对着秦王胸膛,历数其罪恶。秦王挣脱荆轲之手而逃过屏风。荆轲把匕首投过去,刺穿了秦王的耳朵。秦王转回来,砍断荆轲的两手。荆轲依柱大笑,并大骂秦王……小说通过燕太子丹质秦受辱谋求复仇雪恨,派荆轲刺杀秦王而未得逞的故事,赞扬了为反抗强暴不惜自我牺牲的侠义精神,也宣扬了复仇主义思想。燕太子丹谋划的荆轲刺秦王,深刻地反映了燕秦两国矛盾斗争的尖锐化,也是当时六国与强秦矛盾的尖锐化。荆轲刺秦王的意义不仅仅是为燕太子丹报私仇,实际上是战国之末燕赵等国的一批爱国志士,愤祖国之将亡,而反抗暴秦侵略斗争的生动写照,具有强烈的正义性。作品结构完整而宏伟,情节曲折而生动。全文以复仇雪恨为基本线索,情节辗转递进,波浪层出,扣人心弦。作品用一般叙述和重点描绘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现情节,如太子丹礼遇敬重荆轲一节。“荆轲之燕,太子自御虚左”; “太子常与轲同案而食,同床而寝”。这是一般叙写。像“黄金投蛙”、“千里马肝”、“姬人好手”等,这是用使人震惊的典型情节进行重点描绘,表现太子丹不惜一切代价礼遇荆轲。这样,下写荆轲刺秦,便是“水到渠成”。荆轲刺秦王这一部分情节,又用史传文学没有的“小说笔法”:描写荆轲抓住秦王,左手把其袖,右手椹其胸,数说秦王“负燕日久,贪暴海内,不知厌足”之罪,并威胁秦王,“以吾计则生,不从则死!”而没有立即把匕首刺进秦王胸膛。秦王要求死前听宫女弹一支琴曲: 琴曲提醒秦王如何应急,而荆轲不解琴音,结果秦王挣脱,砍断荆轲双手。这样描写,使事态突变,紧张而惊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很注意从多方面烘托人物性格,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描写了三件“自杀”事件来渲染荆轲刺秦行举的正义性与悲壮气氛。如田光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他送荆轲入燕之前,因 “耻以丈夫而不见信”,便 “吞舌而死”,表明了他作为“士”的节操。而田光自尽,却给荆轲以极大的刺激,所以义士荆轲很珍视友谊,就立即去燕见太子丹。实际上田光之死,是为表现荆轲侠义性格所作的铺垫性的描写。又如:荆轲为了得到秦王的信任,对樊于期说,“今愿得将军之首与督亢地图”,樊马上就拔剑自刎; 燕丹子的谋臣夏扶曾用激将法刺激过荆轲,希图荆轲能早为太子作出重大成就,后来见到荆轲去秦实施复仇计划,即“当车前刎颈”,以送荆轲。这两起自杀事件,也带有烘托荆轲侠肝义胆的性质。作品还重视在对比描写中刻画人物性格,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如刻画荆轲的深沉与太子丹的浮躁,即用相互比衬的方法。荆轲受田光之托至燕,见到太子丹后,并没有立即去行施谋刺秦王的计划,却与太子丹游宫池取兴,实际上这是他在暗中观察和考验太子丹。在观察到太子丹的礼贤下士的实际行动后,认为太子丹是可以信赖的,于是就“从容”地向太子丹说出愿“当犬马之用” 的真心话,并把已筹划好的刺杀秦王的具体办法 (即 “得樊于期首、督亢地图”,以献秦王)告知了太子丹。这些就突出了荆轲的理智、慎重、深沉。后面又描写荆轲“居五月”而无动静,他是在等待一位能胜任此举的朋友的到来。不难想象,他在苦思着怎样完成这一艰巨使命,并尽最大可能做到周密的准备。然而太子丹却未理解这一点,“恐轲悔”,而催他动身,这表现了太子丹的识人不深、浮躁,更衬托出荆轲的沉着、精细。荆轲的沉着、勇敢在“易水饯别”和咸阳宫殿行刺这两个场面描写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太子与知谋者,皆素衣冠,送之易水之上”,这是一种气氛渲染。它创造了一种苍凉、肃穆的氛围,悲壮而感人。荆轲引吭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动人心魄的燕赵悲歌响遏行云,表达了荆轲必死的决心。壮士荆轲义无反顾,英姿傲岸,“为壮声则怒发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众将士则为荆轲的壮行所震慑,为之动容。西入秦,在秦王面前,“武阳大恐,两足不能相过,面如死灰色”。怯懦的秦武阳,则反衬出荆轲的神勇和机谋。“顾武阳前谢”的神态及言辞,显示出荆轲镇定自若、机智善辩。“图穷匕首现”,咸阳宫殿上荆轲挟持了秦王,秦王乱了方寸,向荆轲乞求,“从子 (荆轲) 计”。这也是对荆轲英勇形象的有力反衬。“倚柱而笑,箕距而骂”的塑型,反映出英雄宁死不屈的精神。《燕丹子》是我国早期有名的历史小说。它 “长于叙事,娴于词令,审此先秦古书,亦略与《左氏》、《国策》相似,学在纵横、小说两家之间,且多古字古义。…… 《国策》、《史记》取此为文,削其‘乌白头,马生角’ 及乞听琴声之事”(孙星衍 《燕丹子叙》)这些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情节。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在《于易水送人一绝》中,曾借其中 “荆轲刺秦”的故事抒怀咏志。山东武梁祠有刻石《荆轲刺秦王》,今人李准有《荆轲刺秦王》的电影剧本。电视连续剧《秦始皇》其中部分情节就演述燕太子丹和荆轲故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